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林佑心下了然:“那就先蒸骨验尸,查明死因再作商议。”
一行人到达净月庵,林佑先是让人去挖出一个地窖,并放进一些柴炭。自己则是将白骨清洗干净,在竹席上拼凑好。
从骨架的大小和表面痕迹来看,这几具尸骨年龄不一,从十岁至五十多岁不等,都是女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白骨都没有头发。
然后,他让人把地窖烧红,移出炭火,泼入备好的酒与酸醋,趁着热气升起时,抬入尸骨,用草席盖上,如此等待一个时辰,并命人找来一把红油伞。
此间,他仔细翻阅昨天的验尸记录,随机抽取了两具尸体,作简单的检验,确保死因与死状均与记录一致。
一个时辰过后,他命人将尸骨抬到阳光底下,迎着太阳张开红油伞。在伞下,这七具尸骨的肋骨和咽喉处,有几处显现分布不一的红色。这些红色的位置,即是尸体生前所受到的损伤。
他让人喊来严书翰,告知他验尸的大致发现,之后再整理成文上交。
听完后,严书翰沉下脸:“我推测,她们很有可能,是本来在这个庵里的尼姑,但还需要其他证据。”
林佑斟酌后回答:“从尸骨上能确认的,她们膝盖骨处磨损得较严重,生前可能长期跪着,以致该处骨头受损;并且,从尸骨上留下的伤痕来看,一定是死于他杀。可惜,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证据表明她们是尼姑。”
见严书翰满脸失望,林佑心里也不好受:“或者,后院的地里可能会挖出些别的?”
严书翰叹了口气:“刚才让几个人又挖了一遍,还是没有,时间不早,你处理一下剩下的,我们去找晓晴姐吧。”
路上,严书翰又对林佑提起,这两天,他和手下的捕快问过县里以及附近的药馆,都没有卖出过断肠草。
林佑拍拍他的手,安慰道:“假如这帮人真的是作恶多端,我们一定能找出证据,而且,可以试着从黑衣人入手。”
不一会,两人就来到晓晴的店门口,正好碰上她准备关门。晓晴看见两人很意外,迎上前:“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又问:“听说净月庵又出人命了,都不让进去,很严重吗?”
两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严书翰先开口:“净月庵被人灭门了。”
晓晴被吓得花容失色,扶住墙才没让自己倒下:“怎么会这样?”
接着,严书翰又补充:“幸运的是,有一个小尼姑活了下来,但她也失忆了,想请晓晴姐你帮个忙,看认不认识她是谁。”
晓晴连忙答应:“好,我现在就把店关了,跟你们去。”
三人来到县里的医庐,晓晴一眼就认出:“这是净言!”
林佑记起这个名字:“是那三姐妹?”
晓晴拼命点头,热泪盈眶:“真是天长眼。”她忍不住,上前抱住叫“净言”的小姑娘。
然而,这个姑娘似乎并不领情,一味往后缩,嘴里喊着:“你是谁?”
眼看晓晴又要伤心,严书翰拉起她:“她暂时失忆了,过一段时间估计就能认出你,没关系。”
两人把晓晴送回家,一路安抚,才让她高兴过来。
到家后,晓晴心情平伏过来,打起精神,扯住两人的衣袖:“来都来了,吃过晚饭再走吧。”
严书翰本来有点犹豫,林佑给他打了个眼色,对晓晴说:“好,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晓晴斜瞄了他一眼:“得了吧,你哪次不是帮倒忙,给我乖乖坐着。”
这时,严书翰凑近晓晴:“让我试试吧,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呢。”
晓晴笑了笑:“好吧,那你来,至于你,”她转向林佑:“一边歇着,别添乱。”
林佑自讨没趣,独自坐在房间里,看着两人在外面忙活。他百无聊赖四处打量:晓晴姐的家一向打理得整整有条,一面墙上还挂了一幅刺绣,是两朵荷花。他记起上次来的时候没看见,津津有味上前细看。
无意中,他望见刺绣下面的柜子上,似乎有几个黄点。他顺手用手指一捻,举到眼前细看,脑中如电光火石一般:这些粉末,他不久前才见过。
“站在那发什么呆?”
晓晴走进房间,正准备擦桌子,就看见林佑背对着自己,不知道在干什么。
林佑僵硬地转过身,努力掩饰声音里的不安:“姐,这怎么有些黄粉?”
晓晴上前一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