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棉兴高采烈,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家爹爹。
来到正堂,却又看见陈君然李言卿和瑾瑜三人,正与李员外相谈甚欢,只得把脚收回去。
先等等,等晚上宴会散了,再告诉李员外不迟。
李员外很是欣赏冬青夫妻二人,觉得李言卿与这样的人结jiāo,于李言卿有利,比那些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qiáng太多。
宴会还算圆满,人李员外办的宴席叫宴会,他们办的就只能叫宴席。
因为他们宴请的是一众村民,只为了吃喝图个喜庆吉利,而李员外则宴请了明山镇大大小小排得上号的人物,图的是互惠互利。
外加炫耀,不仅自己是举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也考上了举人。
特别是对年轻时的情敌林员外,李员外是一点情面都没留,亲自提笔给林员外写的请柬。
你考数次没能中举,而我家有两个举人!
李员外还着重感谢了瑾瑜当初那封信,让他把林员外整治得犹如一条瘟犬。
说起这些事,李员外哈哈大笑,透着道不尽的慡意。
瑾瑜突然觉得李员外像个老顽童般幼稚,但只想说做得好!
几人在李员外家歇了一夜,次日启程进了县城。
到了县城后,三人马不停蹄去了学院,找老师指点会试要点,盼着一次就能金榜题名。
如今快九月下旬,明年二月初九就要考会试第一场,他们还有数月的时间,丝毫不能懈怠。
其中还有除去赶路的时间,赶路虽然也能学习,但终究难以专注。
黎国沿用了前朝的都城,定都晋安。
晋安所处之地,是黎国七州当中最大的州,雍州。
廊州距雍州的距离虽然不算最远,却也不短。
一些买不起代步工具的考生,要步行至晋安应试,至少冬月就要启程,走上个三月有余,才能在第一场考试之前赶到晋安。
所以才会有赶考一说。
而瑾瑜准备与陈君然李言卿同行,买一匹马代步,一月左右就能从廊州到达雍州晋安。
他们应该是开年才从廊州启程,在二月初五之前到达即可。
参加科举考试,县试府试与院试对文字笔迹没有很大的要求,只需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从乡试开始,就要求答卷必须使用台阁体书写,台阁体写得优秀,无形中都能加分。
瑾瑜决定剩下的几个月,用来钻研字体与行文。
国情已了解得差不多,四书五经只需要定时温习,再往行文和字体上加些分,应该不至于落榜。
为此,瑾瑜专门借了杨天寻的手稿,看杨天寻的行文是如何遣词用句,他只能依葫芦画瓢,希望到时候能把瓢画得像葫芦一些。
台阁体则是一种方正、光洁又乌黑,大小平齐的字体。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