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莫家,乔家再无出路。
但是,莫锦文已铁了心要和乔兴邦离婚,并且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
莫轲恒亲手斩断与乔家的所有生意往来,怒发冲冠只为爱女所受的委屈和屈辱。
乔之山百口莫辨,亲自去莫家请罪。
莫轲恒不见他,只让人传话,他会用尽一切手段,把女儿接回来,外孙和外孙女也要一并带回来,从此乔莫两家桥归桥,路归路。
如果是和平时间,也许乔之山还有这个勇气。
可是,当时的乔家已经摇摇欲坠了。
莫锦文这根救命稻草,他们无论如何都丢不起。
乔之山恨不得杀了江思竹母子三人向莫锦文谢罪。
莫轲恒年事已高,八十多岁的人了,在为女儿心痛不已的情况下,突然病倒。
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
弥留之际,他吩咐长子莫锦天,一定要把妹妹和她的孩子们接回莫家,由莫家抚养,莫家遗产平分,莫锦文除了她该得的那一份,他的个人私产也交由莫锦文,莫家女儿,绝不允许外人欺负,他已对不起锦文,不能让她没有娘家的支持!
这个嘱托,引起了莫家其他兄弟的不满。
莫锦文压不住众人,只好向莫锦文摊牌:莫家不欢迎莫锦文回来。
老爷子在弥留之际的遗嘱,没有公证人,不做数,他们甚至不允许莫锦文回来探望。
莫锦文在兄弟们的阻挠之下,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并以担心她用娘家的利益换取婆家平安为由,撤销了莫锦文的所有职务,甚至不计后果,不计损失。
父亲去世,再一次给了莫锦文一记重击。
兄长们的绝情,让莫锦文心灰意冷。
而莫锦文就是莫锦文!
她收拾了心情,第一件事,把十二岁的儿子送去国外读书,选了最可靠的人跟在他身边。
之后,她找到乔之山,同意江思竹和她的孩子们进门。
乔之山不明所以,且有些心惊胆战。
莫锦文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乔家于水火。
乔之山对莫锦文的能力,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莫锦文实在是乔家应该珍之重之的宝,至此,他对江思竹以及她带来的两个孩子,彻底淡了心。
他要将乔家所有事务都交由莫锦文打理,儿子指望不上,就帮他培养孙子!
莫锦文解释了她培养儿子的方向和计划,乔之山又不由为莫锦文的远见卓识所折服,更加放心把乔氏交到长媳手中。
但,紧接着,莫锦文就以乔兴邦婚内出轨为借口,将自己名下所有资产,也就是她自己的嫁妆,转归于个人基金之中,而基金的所有权人,是她的一双未成年儿女。
乔兴邦做为她法律意义上的丈夫,因为婚内出轨的事实,将无法从她这里得到一分钱,哪怕她死了!
至此,乔家的人才明白,为什么莫锦文会同意江思竹母子三人进门。
因为他们三个,是乔兴邦出轨的实锤,无可否认的,活的证据!
乔家人——,乔之山百口莫辨。
莫锦文的天份和手段是乔家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莫锦文的基金与乔家的整个家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在救助乔家之时,就已埋下了引线。
她告诉乔之山和乔兴邦,只要她的一双儿女好好的,幸福的活着,她就算死了,也保得住乔家至少三代。
但凡她的儿女们有丝毫闪失,她都要整个乔家陪葬,她有能力救乔家于水火,就有能力让乔家全军覆没。
乔之山震怒,等到他去查实时,惊觉一切都晚了。
从此,整个乔家都在莫锦文的手中了,而这,还是乔之山亲手奉送的。
乔之山又气又恼,气得是自己打了一辈子的雁,最后被一只家雀啄了眼睛,恼得是,自己的儿子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窝囊废!如果不是他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给他娶了这么好的媳妇,他还要在外面找下三等的女人,出了事,只会缩在他身后,一点担当都没有!
于是,他狠狠教训了乔兴邦,一腔怒火都撒在了儿子的身上。
迫于父亲的压力,乔兴邦再次负荆请罪。
可是,莫锦文再也没有给过他机会,没有给过乔家任何人的机会。
直到莫锦文去世,乔兴邦都没能见到她。
而莫锦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