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接访问:m.wanbentxt.com
基于一种来早圈地来晚吃屁的心态,李昂选择了一种极度激进的扩张策略:不管有没有人力去开拓资源、建立村镇,先把道路和军事据点修起来再说。
先对无主的土地形成事实上的军事占领,再慢慢弥补基础设施、人力、生产力方面的短缺,对于目前的岸堡来说非常重要。
理由也很简单,首先,李昂不确定这片土地上是否有原住民,如果有的话,当他们发现盘踞熔山的巨龙死了,自然就会有人口流向熔山周边这些待开垦的处女地。
另一方面,李昂的开垦卓有成效,这似乎引起了圣国老家的兴趣——他们假借特使和商人的名义明里暗里往李昂这边派出了不少探子,甚至李昂怀疑就连那些自由移民里都有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家伙。
这些担忧迅速的转变成了李昂对于占领无主之地的急迫欲望,而作为一个在某个范围内拥有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力的人,他的欲求会直接转化为行动。
所以这段时间建筑工人和军队就比较惨,建筑工们加班加点的测量地形、开辟道路、就地取材修建哨所,而军队则被李昂撒出去驻扎在各个新修建的哨所中。
这就导致了几个后果:
第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岸堡的建设几乎陷入停滞,因为建筑工人都跑去修哨所了。
第二,尽管李昂一直在扩军,但是手中的力量始终捉襟见肘,大量的士兵被牵扯在各个哨所中,李昂手里的机动力量非常可怜。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要命的大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李昂这边是真的没什么外敌。随着农业改革和商品化经济逐渐推行开,这些新占领的土地都代表着资源和商业价值。
这种不理智的扩张一直持续了几年,直到前路被绵延的山脉拦截才停下来。
倒不是说李昂不打算往山脉里扩张,而是在山脉中发现了大量熔蚀怪出没的痕迹。
在半岛这大部分是丘陵的环境猎杀熔蚀怪和冲进山区捉迷藏可不能同日而语,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和如今严重短缺的机动力量,李昂最后选择多建设几座哨站互相守望,先卡住熔蚀怪进犯的通道再说。
随着统治区域逐渐稳固,岸堡终于有足够的人力填充那些刚刚占下来的地盘了。
第一步当然是拍下农场和伐木场,然后搞一些水利工程、拓宽道路之类的基础建设,等到人口充实到一定程度后就建设村镇,将占领区变成真正的领土。
人口汇聚,自然会产生需求,自然会有商人进驻。
最开始商人们手提肩扛,用最原始的脚力来提供流通,很快一些商人就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从李昂手里赎买了牛马、配上板车就成了极佳的流通工具。
再继续下去,商人们出现了分歧。
有些家伙选择建设属于自己的商店,依托自身成熟的供销渠道来追求更高的利润空间,另一些人则选择扩大运输规模,将自己的供应网延伸到他能够触碰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还有一些最特别的家伙——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李昂手下的生化人,他们依靠积累下来的资金雇佣工匠建造船只,然后利用这些船只在各个靠近海岸线的聚居点之间进行大宗贸易。
当然,不是说那些自由移民不想拥有自己的船,但岸堡的造船业属于管制行业,所有产能都被李昂亲手把持着。
生化人们能够直接去船坞下订单,而自由移民们完全走不通这条路。
有些人就此放弃了,有些人则铤而走险试图用金钱贿赂或者暴力恐吓来让船坞就范。当然,铤而走险的家伙下场都不怎么好,试图金钱贿赂的被警告并罚款,暴力威吓的直接抓起来接受审判。
为了处理越来越频繁的商业纠纷和犯罪问题,李昂不得不建立了司法体系,由三级系统构成。
最上层的司法者当然是李昂本人,这一点也不普世价值,但是完全符合时代背景。
最底层的是各个聚居点的驻军长官,因为这些驻军往往需要兼顾治安工作,所以李昂将最基础的审判权交给了他们。一旦在他们各自的管区内发生商业上的纠纷或者不严重的犯罪行为,驻军长官们有权力依照岸堡的成文法和公俗道德给出初步的判决。
他们的判决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其实是模糊的,因为组成部队的无一例外都是生化人,而驻军长官们基本上都是在军队中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被升级成专家的老兵。这些家伙虽然依旧有着生化人的木讷和愚直,却也拥有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