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接访问:m.wanbentxt.com
几个月过去,语言补习班初见成效,被选出来参与课程的生化人们已经可以端着酒杯和流亡者们在篝火边吹水了。
不过也就是能够交流的程度了,要让他们担任使节去出访北方的城邦还差得远。这些人至少要在语言方面达到精通的程度,同时还得完成一系列技能方面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礼仪、交涉技巧和一些基本的战斗训练。
当他们完成这些训练的时候,就是李昂派出使团访问山外地区的时候。
当然,除了这些必要的使节外,使团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支持。
比如交通工具,比如护卫部队。
从壁垒山脉翻山越岭并不是个好主意,虽然巨龙死了,但是按照流亡者们的说法,壁垒山脉中依旧存在数量庞大的熔蚀怪群。
当然即便没有熔蚀怪群,李昂也不打算让使团走山路,毕竟山路难行而海路快速又便捷。虽然有海盗威胁,但李昂相信一艘装备了火炮并承载着精锐战斗部队的战舰完全能应付任何废柴海盗。
说到战舰,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船坞那边已经将这条船充分的测绘并彻底翻新了。
虽然碍于船体本身的局限性,这条船只能安置一层火炮甲板和少量的甲板火炮,而且满载状态下续航能力相当堪忧,但李昂搞这条船出来本来就是作为护卫沿海用的,不需要多高的航程。
船虽然翻新的差不多了,但子系统还没完全就位,尤其是火炮。
岸堡的火炮产能始终处在短缺当中,要塞需要城防火炮、野战部队需要步兵炮,就连那些没什么城防压力的普通聚居点都吵吵着想要火炮。
虽然船坞这边得到了李昂批的条子可以优先供应,但是火炮是一门一门铸出来的,而一艘军舰——哪怕是单层火炮甲板的小船也需要二三十门火炮,顶的上两三个小型要塞的需求总和了。
所以这条船暂时也只能在岸堡附近的海域游荡,可怜巴巴的几门甲板炮保护岸堡附近的海域,顺便培养合格的水手。
等到火炮就位,这条前海盗船就会入坞进行一次彻底的检修,同时将火炮甲板的炮位填满,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还有一个使团的组成部分,就是卫队。
卫队对于一支使团来说重要吗?这其实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对于使团来说,能够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绝对不是卫队本身,但是一支强悍的护卫部队却能对使节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而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震慑敌人呢?答案无非是军容整齐、衣甲鲜明,以及高度一致。
简单地说就是把一群身高体型差不多的猛男穿上一模一样的盔甲,最好再配上颜色鲜明的衣服和饰品。把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行动也要整齐划一,这种一致性能够把军队的气势转化成实打实的冲击力,用来威慑旁人再好不过了。
然而岸堡这边的军队虽然说着甲率高的吓人——拥有大约两千名全副武装的职业士兵和大批着甲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民兵,但是因为加工能力不断发展的缘故,士兵的盔甲存在严重的性能分层。
从最早的皮面鳞片甲,到后来的大块面钢板和链甲结合的全身板甲,再到大规模扩军后为了提高生产性而简化的四分之三甲乃至进一步简化的四片式胸板甲。
这些属于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盔甲被岸堡的军队大量混用,导致的结果是岸堡步兵集结的时候五花八门的装备让他们看起来更像一只雇佣军而不是正经的职业军队。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是不难,每人发一件画着岸堡纹章得的罩袍就行了——事实上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军队大部分就是这么搞的,你不能指望一支自备盔甲的军队还能样式统一不是?
但是一般军队可以这么搞不代表使团也行。
所以李昂需要设计一款使团专用的装备,要威猛骇人,要彰显岸堡的财力和武力,还要颜色鲜亮醒目。
所以他参考了罗马禁卫军的设计思路,给仪仗甲配置了大红色的衬衣和披风,盔甲是目前岸堡常用盔甲样式中最重但是防御力最强的全身板甲,头盔是带护颈的夏雷尔盔,不过没像罗马人那样在头盔上装个大红色的马桶刷子。
武器方面是常规的盾牌加长剑的配置,不过都是最好的钢材和工匠打造的。考虑到这支部队的主要工作是护卫要人,所以没有将长矛一类的重型武器放入常规配置,反而配了弓箭。
这支部队毕竟是岸堡的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