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反
宋与乐先将绑着沈晏卿的绳子割断,手中的匕首是知道这群人肯定会使手段,特地带来的。
割断绳子,来不及叫醒沈晏卿,持刀人已经到了宋与乐的身边。
手中刀奔着宋与乐的面门落下,宋与乐提着沈晏卿快步退后,躲过一刀,手中匕首甩出,钉在了最近那人的眉心,贯穿而过!
宋与乐将沈晏卿背起,手中没有兵器,面对这群人还要保护沈晏卿,不愿交缠,冲着上山的路奔去。
刚走没两步,从山路上涌上来十几人,呈包围圈将宋与乐围住,不留缝隙。
“小侯爷,京城人都称呼你宋阎王,这次我便送你去见真阎王!”为首的人大声喊道。
包围宋与乐的人悍不畏死,蜂拥而至,本以为一匕首杀一人,能够造成震慑,现在才发现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看涌来的人,宋与乐不慌,找着破绽,她还不能死在这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正紧张时,忽闻人声从山路传来,朗朗上口,有独特的杀意。
见山路慢悠悠的走上来一人,手握一柄利剑,在星光下寒芒乍现。
手中饮酒,从嘴角流出的津液在星光下泛着光芒,他登上山顶,宋与乐才看清是独孤信。
口中吟诗,脚下步伐不乱,缓缓走来,震住了所有人,宋与乐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装神弄鬼,先杀了宋与乐!”为首的呼喊,包围着宋与乐的劫匪如梦初醒。
分出两人去挡住独孤信,其余人继续冲着宋与乐杀去。
听独孤信口中诗不停,“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一句诗杀一人,两句诗落去挡独孤信的人皆死在了他的脚下,走路慢悠悠,杀起人来却见血封喉。
他狂奔而来,猛饮一口烈酒,将酒葫芦挂在了腰间。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听诗落,独孤信已经收剑,诗共二十四句,脚下共伏尸二十四人。
死的很快,并不干脆,伤口都是花里胡哨的,都在致命处,却都留给了人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死在痛苦之中。
包围宋与乐的人已经全部伏诛,宋与乐惊呆了,这等剑术比之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他的剑多柔,花里胡哨的,没有经过战场的打磨,不像军中剑不将就技巧,只求如何杀人。
为首的那人,在见识到了独孤信的厉害,就已经逃之夭夭,没有走山路,像突然消失,看来这玄元山上还有别的出路。
宋与乐从地上将剑捡起来,冲着独孤信作揖,“多谢救命之恩。”
的确若非独孤信来,她背着沈晏卿逃不出包围圈。最大的可能就是死在乱刀下。
独孤信没有说话,躺在地上观星饮酒,宋与乐不理会,将沈晏卿打醒。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环顾四周,看着身边衣衫稍有凌乱的宋与乐,“我怎么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只记得还在客栈房中,突然闯进来两个黑衣人,他来不及说话就被两人堵住了嘴,紧接着就昏迷过去。
宋与乐看他没事,也就放心了,没有说什么,将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
沈晏卿虽然不知道,也能够想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尤其是看到躺在地上的独孤信是背剑而来。
他对于独孤信不了解,可也知道独孤信不是平常人。
“我们该走了。”宋与乐说道,已经救下了沈晏卿,来这里的目的也已经解决了。
刚踏上山路,就看到了火光滔天,且冲着山顶蔓延而来,有人放火烧山!
三人一惊,这是非要杀了宋与乐。
愁眉不展,独孤信饮了口酒,放松下来,说道:“此路不通,我还知道另外的一条路,跟我来。”
说着,独孤信转身走向了另一侧,在山顶边缘,他轻轻叩击地面,登时出现了一条地洞,跳了下去。
宋与乐很好奇,在江南的这一路上独孤信好像是无所不知,各州隐秘、地形地貌,都无所不知。
跟着他跳进洞穴,里面虽暗,不过宋与乐依稀能够看到地上的脚印,看来刚才逃走的那人,也是从这里离开的。
跟着独孤信走了一阵,见外面有星光,宋与乐便知走到了出口处。
通过洞穴,外面是半山腰偏下,接近山麓,却身在烈火之中。
不过火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