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家人一个人偷跑上街,怎料荷包被小贼摸走。
是的,就是这么俗的桥段,让卫夫人春心初动。是什么桥段呢,无外乎就是卫大人帮着姑娘当年还是小姑娘的卫夫人把荷包给追回来了。
于是,卫夫人就看上卫大人了,知道他是当年赶考的考生之后,后来多多少少也求着家父帮着卫大人活动了一下。
故事发展到这,这两个人不就该郎有情妾有意地在一起了吗?是的,故事就是这么发展的,卫瑶光从她娘那听到的版本是卫大人在与成亲之前,并未说过什么青梅,而且对于成亲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的不乐意。
卫夫人也不是那种会对男子霸王硬上弓的人,但凡卫大人当年有一丝丝的不愿意,这门亲事都不可能成。
若是按照侧室的说法,这门亲事肯定是不成的。可是偏偏成了,这中间明显是有人说谎了呀。
卫大人与卫夫人成亲第三年,因为卫夫人无所出,卫老太太从老家过来,硬是让卫大人纳了一个妾,而那个妾于九个月后产下一个麟儿,继而被抬为侧室。
随后,卫夫人在府中的日子就一日不如一日,偏偏她又不是个强硬的性子,即使后来也生下了卫瑶光,她在府中的境况也没有丝毫的好转。特别是卫夫人之父突然病故,卫夫人没了娘家做靠山,侧室便愈发凌驾于卫夫人之上了。
后来,卫瑶光便什么都明白了,青梅竹马是真的,卫大人当年完全是骗了她娘,为的就是取得她外公的支持,好在朝堂上立稳脚跟。而卫夫人头三年无所出,也只是因为前三年一直被人在膳食中下了避子药,就是为了找个借口让那个所谓青梅入门。侧室在府中过得像是正室,而真正的正室和嫡女却犹如丫鬟一般。
而现在,卫瑶光觉得自己在府中过的日子,无异于是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七皇子,就是能够救她出火海的通天梯。所以,她绝对不能放过这次机会。
她如何不知道皇帝已经下旨给七皇子赐婚了,可是若能嫁与七皇子,就算是侧妃又如何呢?敬妃娘娘可是明确地告诉过她,十分不喜这个唐易姝。而她也打听过唐易姝的消息,说是从乡下来的野姑娘,所以无论是比才识还是比容貌,亦或是比手段,卫瑶光都自信自己能够赢得过唐易姝。
而且,有了敬妃娘娘的支持,她必然能够斗过这个在京城毫无依仗的唐易姝,到时候,她就是正妃了。这么好的机会,她如何能不试一试博一博呢?
卫瑶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侧室庶女欺负的可怜形象,丝毫不在意家丑外扬,向唐易述说自己身世的时候,眼眶通红,眼角一滴接着一滴地流泪。
唐易姝听着朝中大员家中的八卦,明明内心已经波涛汹涌,偏偏脸上不能表现出丝毫不合时宜的表情,真是忍得很辛苦啊。
这卫瑶光,突然对她这么掏心掏肺说她爹不是个好东西,宠妾灭妻不分嫡庶,这是几个意思?不是有一句话叫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吗?
苍天啊,她不想再听下去了啊。不要把她当成知心姐姐啊。
卫瑶光哭得凄凄惨惨的,唐易姝全程面无表情,毕竟若是要让她做出一副感同身受的表情,对着卫瑶光的这个不过才刚刚见面的陌生人,而且还是正在觊觎祁旌奚想偷树的人,痛苦卫瑶光的痛,感伤卫瑶光的伤,她是真的做不到啊。
毕竟变脸这个绝活她以前只看人家表演过,并没有向人家变脸师傅拜过师学过艺啊。对不起,这道题超纲了她解不出来。
卫瑶光一直在那哭着,等着唐易姝出声安慰她呢,谁曾想唐易姝却连声都不吭一下,就让她一个人在那自顾自地哭,好没意思。
唐易姝不主动出声,她要是说个什么,那不就刚好趁了卫瑶光的心意了吗?所以唐易姝明智地不说话。
见唐易姝不言不语,卫瑶光只好自己止住了哭声,还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说到感伤之处,便忍不住潸然泪下,让唐姑娘见笑了。”
“不知瑶光姑娘与我说这些,是何意?”唐易姝没跟她客套,直接就问道。
一上来就说这么悲伤的故事,必然是有大事相求啊,说不定人家下一句就是:有个不情之请……
果然,卫瑶光顺势就说道:“瑶光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
不当说不当说!唐易姝在心中狂喊,可是嘴里却道:“有什么请求,先说便是。至于我能不能帮上忙,这我可说不好。你刚才也听见敬妃娘娘说了,我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乡下姑娘,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如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