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十四字真言
王涛:“当个县令挺好啊!我就不想继续考了,不行?”
王允咬牙切齿,心中想道,小东西,你要不是我王家嫡系,我才不跟你说这些!
太原王氏人才济济,王允又是地位尊崇,只要抬抬手指,放出一句话来,便能让青年才俊趋之若鹜。
可其他人又不是王敛锋的儿子!
更重要的是,王允放眼望去,这天下还真没几个人能写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文章!
“县令固然好,可你回去当县令,视野就会被局限,手脚也要蜷缩,朝堂上的一举一动你看不真切,听不明白,如同聋哑之人,最终浪费了这一身才华。”
王涛听了这话,老脸一红:“您太抬举我了,我有什么才华?只不过读过的书比泰山高那么一点点而已。”
王允看着他那一脸臭屁,简直有点怀疑人生——那种豪情万丈的文章,真是这乱吹牛逼的小子写出来的吗?
“王涛,我问你,若你坐在我这位子,按照你那篇文章里的说法,你该如何肃清朝堂,还天下一个太平?”
看老头一脸严肃,王涛也正色起来。
“顺其自然。”
王允愕然:“顺其自然?”
王涛摇头晃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华大地应有的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句话说的王允眼神凌乱,不知所措。
一瞬间,王允的思绪从春秋跨越到了战国,又从战国到秦统一天下,再到秦二世而终,高祖揭竿而起……
中华千年,不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
王允只感觉精神疲惫,不再开口。
王涛就等在堂下,过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王允才挥退两旁,慢慢走了下来。
他来到王涛身旁,寒声道。
“小子,竟敢耍我!”
原来,王允刚才足足沉思了半个时辰,才恍然发觉,“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看似大道至简,实则就是一句屁话!
“天下是人组成的天下!事在人为!”
王允盯着王涛:“你若再敢骗我,便不许你回去当官!”
王涛挠了挠头:“州牧大人,你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我就一举人,你问我如何天下太平,那我只能按照我答卷上的说了。”
王允点了点头。
王涛开口就是两个字。
“造反!”
王允猛然瞪大眼睛,呵斥道:“胡闹!”
这王敛锋的儿子,骨子里还真和王敛锋一个尿性!
王涛呵呵一笑:“太原王氏看似庞然大物,不动如山,实则如今已经身不由己。”
“想不想造反,可不是王大人说了算的。”
这话说完的时候,王允的瞳孔已缩成了一个针尖。
他内心已掀起了惊涛骇浪,大脑在听到王涛这话的瞬间一片空白!
“王大人,我知道你家牛逼,你家里光是三公都出了几个,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你家没趁着好时候收拢兵权,到了现在,只能被动的被袁绍牵着鼻子走,为啥呢?”
“因为人家袁绍有兵权啊!”
王允没说话。
因为王涛说的全对!
他阴沉着脸。
“继续说。”
王涛挠了挠头,他大概了解王允这老家伙的性子,如今自己就一啥也不是的举人,即便信口开河,王允也不至于对付自己。
“我文章里写的天下太平十二字真言,可不是瞎说的。”
“斩贪官,除污吏,杀权阉,降赋税。”
“只要做到这四点,天下太平,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王允眉头紧皱。
“你说斩贪官,这满潮文物皆是贪官,就连老夫,也都食髓知味!”
“你说除污吏,你可知这天下是如何运转的?还不是要靠各个地方数不清的小吏?你要不填饱底下那群小吏的肚子,谁肯给你干活?”
“你说杀权阉,十常侍各个人脉复杂,朝堂之中利益交织,根本不是随随便便就下手的!”
“你说降赋税,你可知西凉军一年军费几何?若是降了赋税,谁来养兵?”
“朝廷已是如此,你的计策根本行不通!”
王允说完,王涛心中已非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