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下英杰出颍川
更别说,如果得到荀彧,那么荀彧的侄子荀攸,也必然要入我麾下!
王涛纵观整个三国史,得出一个结论——荀攸实在是个奇人。
不爱做官,只爱搞事。
即便做官,也只是为了搞事。
纵观三国历史,和果断稳健、善于掌控全局的亲叔叔荀彧相比,荀攸热爱阴谋的程度更甚,他的战绩甚至比他的亲叔叔荀彧还要耀眼——
献计水淹下坯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再策派奇兵徐晃,烧袁绍粮草……
荀攸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光芒大绽,是毫无遮掩。
“我听说荀彧有个侄子叫荀攸,他现在在干啥?”
董旻奇道:“你还知道荀攸?荀攸走了某个公主的关系,现在是皇帝身边的黄门侍郎,侍奉皇帝左右。”
王涛一下子想起来小皇帝刘协旁边,总藏在张让背后的那个猥琐的身影。
原来那就是荀攸啊!
王涛感觉有些奇怪。
历史上那么牛逼的荀攸,现在怎么混到跟在张让屁股后头这么惨的地步?
王涛左思右想,才想到一个蹩脚的理由:或许是因为现在的荀攸还太年轻,才刚刚起步,所以不得不跟在大佬后面。
王涛有些苦恼。
怎么忽然冒出来这么多大佬?
他想了片刻,才平复下来情绪。
历史上的陈群、荀彧、荀攸,哪一个拿出来,都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可现在的陈群、荀彧、荀攸,都是一些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而已。
历史上的夏侯惇厉不厉害?放到现在,还不是一个脑袋一热就要跟人理论到底的热血愣头青!
王涛忽然感觉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他幸运的穿越到了这个接近三国,天下将乱而未乱的时代。
那些如彗星版划过历史长空的大人物们,如今都是和他近乎同龄的存在,他甚至有机会亲眼目睹那些人崛起于乱世之中的伟岸身姿……
“王老弟!王老弟!想啥呢!”
董旻看着嘴角流着哈喇子的王涛,心里下了一大跳,还以为王涛傻了。
“哦哦……”
王涛被董旻拍醒,擦了一下嘴,呵呵一笑:“没事没事,我只是太开心了。”
如今冷静下来,王涛再去想,便回忆起三国时诞生在颍川这片土地上的一众耀眼群星。
除了以荀彧、荀攸为首的颍川荀氏,以陈纪、陈群为首的颍川陈氏之外,还有一些只要说出名字,就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大人物。
比如,诸葛亮的好基友,同样被刘备睡过的,颍川郡长社县的寒门子弟徐庶。
再比如,过几年,还会出现一个名叫钟会的武将,主要功绩听起来吓人的很——灭蜀!
更比如历史上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安辽东的郭嘉,是颍川阳翟人。
颍川这个地方,还真是人杰地灵啊……
之前怎么就没想起来这么多厉害人物呢?
王涛想了想,大概是因为之前自己一直在存亡之间苦苦挣扎,想不起来这些人,也算是正常吧……
王涛摩拳擦掌。
董旻看着王涛激动的样子,以为他终于放弃了和颍川豪绅们大干一场的想法,便欣慰的继续道:
“这些豪绅和门阀,虽然没有曹操那样的通天手眼,背后的势力不能帮他们拿到商路上所有关隘的通关文书,但多多少少都与洛阳城里那些手握权柄的人有关系。”
董旻心中清楚的很,如今朝中情况复杂,王涛刚刚在洛阳搞了一回事,现在必须低调再低调,不能贸然去动这些豪绅了。
王涛心里也明白,自己现在正被朝堂上的大人们盯着,也被小皇帝记恨着呢,他逼着小皇帝吃了泡了水的油炸蝗虫,那玩意儿连狗见了都想吐,小皇帝竟然能硬着头皮吃下去……
当时小皇帝没当场发作,只是因为当着群臣百官和老百姓的面,要顾及天家威严,但现在……
王涛心中明白,现在的小皇帝,怕是恨不得把他的皮扒了……
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再随便搞事情了!
王涛如果迫不及待的动了家大业大、关系网庞大的豪绅和门阀,很容易就会被朝中的敌对党羽抓住小辫子,甚至可能会误伤友军——谁知道太原王氏会不会跟颍川的门阀有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