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针锋相对
王涛怎么来到未央宫的!
谁把他带来了?
小皇帝一看到王涛,就本能的想起当日王涛逼他吃的那只泡水油炸蝗虫,那是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一幕,也是他这辈子都抹不掉的阴影。
然而,小皇帝还未开口说话,张让倒是抢先一步开口了。
“谁把这人带进宫里来的?九品小官,竟敢妄议朝政!来人呐!把他给我拖下去!”
张让忽然反应这么激烈,把小皇帝吓了一跳。
“阿父……且让他开口说话吧,此人虽然言行过激,但心却不坏……”
刘协小心翼翼的看着张让的脸色,生怕张让不高兴。
张让听刘协这么说,整个人都愣了,他没想到,小皇帝今天竟然会反驳他!
他心中有些焦躁,刚才看到王涛的那一瞬间,他便知道,王涛是为了奏折的事情而来。
他出言想要把王涛轰出未央宫,倒不是因为怕王涛对他恶言相向,只是不想因为王涛这么个不确定因素,再生事端。
张让看了看曹嵩,又看了看何进,只见这两人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便轻轻松了口气,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小皇帝的话被群臣听在耳朵里,再没人站出来说话。
王涛心中略微有些感激,这小皇帝混蛋是混蛋一点,可心眼确实不脏,真是难能可贵。
“臣要献给陛下一件祥瑞!”
王涛双手捧出红绸包裹的土豆。
张让阴沉着脸,走上前去,接过王涛手中的土豆,放在小皇帝面前。
小皇帝好奇的打量着脏兮兮的、还带着泥巴的土豆,惊讶道:“王爱卿,你为何说这是祥瑞?”
王涛:“此物可在大灾之年种植,耐寒耐冷,若种植得当,可以两月一熟,亩产2000斤,可做主粮!”
小皇帝茫然的看向张让,他现在还不明白王涛嘴里说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阿父,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王允一派的人看到此情此景,皆是大急!若张让此时抹黑土豆,那小皇帝便要被蒙蔽了!
王允再也忍耐不住,站了出来:
“陛下,王涛刚才所说,意味着,只要天下百姓种植土豆,四海之内便可再无流民!”
小皇帝惊道:“这么厉害!”
他见过流民,也见过洛阳城外的饿殍,知道流民是大汉朝最严重的祸患之一,若是能够解决流民的问题,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张让却在一旁插嘴道:
“王司徒,若土豆真有这等神效,颍川郡去年也不至于出现那么多流民了,你们莫要夸张事实,蒙蔽皇上。”
王允看着张让,眼神里满是杀气。
“张大人这是什么话?老朽一把年纪,如今堵上名誉,也不会欺骗皇上!”
这话已是说的极重,王允能够成为大司徒,和曹嵩一个级别,除了家世背景之外,就是靠着他享誉大汉朝的名声。
朝堂中的众人听王允这么说,都明白过来,如今王允这么说,已是赌上了名誉和身家性命!
朝堂中的大臣们都感觉特别好奇,那土豆到底是什么?竟能让王司徒如此看重?
土豆这种东西,真能让四海之内再无流民?
张让盯着王允,丝毫不准备让步。
朝堂中的气氛僵持不下,越发凝重。
王涛心中大急,这可怎么办?大人物们和皇帝说话,他根本不能插嘴,大汉朝最重礼数,如今他若敢说话,便是“僭越”,算是犯了过错!便再没说话的机会了!
气氛压抑的朝堂之中,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
“陛下,若土豆真有那般神效,更不应该使其流入民间了。”
群臣百官齐齐一愣。
说话之人,是大将军何进!
小皇帝看到何进说话,顿时紧张起来,他和何进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便是被何太后毒死的,这导致他特别畏惧何进,也特别憎恨何进。
何进感受到了小皇帝眼中的胆怯,脸上笑意更浓。
“国之祥瑞,是陛下之福,是百姓之福,可依微臣看来,土豆越神奇,就越不该流入民间。”
王涛看着何进的身影,恨不得上去捅上两刀!
这何进的脑回路真是清奇!祥瑞不给百姓,难道要皇帝一个人占有吗?
王涛非常怀疑何进脑子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