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三国之我真不想当首富 > 第149章 好诗好诗

第149章 好诗好诗

第149章 好诗好诗

“大人你看那东北角坐着的,是当今皇亲国戚,夏侯家的小儿子,名为夏侯渊,是个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

“不过夏侯渊身边那人便厉害了,是洛阳有名的风流公子王糜(mi,念三声),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听说王糜早些日子做了夏侯家的门客,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大人你再看西北角坐着的,那是当今颍川荀氏力捧的新贵,名为荀攸,去年刚刚入士,已经是皇帝近臣,黄门侍郎。”

王涛:“这个我倒是知道。”

护卫继续介绍,把在场的人几乎介绍了一个遍,竟全是有来头的人物。

王涛哪能一下子记住这么多!

他只知道,在场的每个人都有来头,要么是名门望族之后,要么是出了名的纨绔,要么就是有点厉害的文人墨客。

“这些人吃饱了撑的?来这里干什么?”

王涛百思不得其解。

护卫嘿嘿一笑:“大人不在中枢,不认识朝中的人,自然不知道为何大家齐聚于此……小人不才,且让小人为大人指点迷津。”

护卫指着酒楼大堂内唯一的两女,小声道:

“大人,此二女,左边的那位,是江夏郡主,刘玉鸣。”

“右边的那位,长得更漂亮的,是当今大祭酒蔡邕(yong,念一声)的女儿。”

王涛若有所思,大祭酒……也就是国子监的一把手,相当于大汉朝官方教育界的第一人,这地位可是厉害了。

“蔡邕的女儿,今年年方十八,名为蔡琰(yan,念三声)。”

王涛瞪直了眼睛:“什……什么?蔡琰?蔡文姬!”

护卫:“??蔡琰字昭姬,不字文姬啊。”

护卫这么一提醒,王涛立马想起来,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之所以后来改名文姬,是三国归晋后,为了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才改的名字。

现在的蔡文姬,的确只会被叫蔡昭姬。

王涛挠了挠头。

还是蔡文姬好听,蔡昭姬听起来怪怪的。

知道场上的人都是谁,王涛也就回过味儿来了。

原来,这满大堂的文人士子,是来争夺交酉己权来了!

有意思了!

王涛一念落罢,嘴角刚刚上扬,便听护卫小声说道:“蔡琰今年年方十八,已经过了适合嫁娶的年龄。”

“只所以还没成亲,便是因为她出身太过高贵,也太过才华横溢了,眼界更是奇高无比。”

“但凡有自己不喜欢的男子,蔡琰一句话便能说的别人脸上无光,掩面而逃,是个彪悍的奇女子,所以她的婚事一直拖到现在,都还没着落。”

“蔡邕大人也因此很是头疼。”

王涛点了点头,如果不是这个性格,那就不是蔡文姬了。

护卫几句话的时间,场上的斗诗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各才子手段尽出,只为搏得美人芳心。

何晏看上去确实是有几分文采的,扇子开到一半,诗句已从口中来。

“诸位,此次中原水患,汝等只见洪水滔天,可见田野之上百姓的凄凉景况?”

何晏扇子一合,一步成诗。

童儿赤立妇女困,载之刳木何累累。

泥沙外冷内饥渴,口噤不语如狂痴。

牵挛坐卧满府舍,赋以酒饮加饘糜。

随流往往亦不死,远在百里无人知!

话音落下,四座皆惊!

有几人忍不住当场叫好!

“何公子此诗对世间疾苦观察细致入微,乃是一等一的好诗!吾辈当以何公子为楷模!”

王涛眼神有些惊讶,这何晏虽然是何进的孙子,但确实是有两半刷子的,王涛虽然不知道何晏这人怎么样,可就凭他做的这诗,已能当得起“文人”这个称号了!

王涛心想:这诗中的确是有意境的,描写刻画也有三分入神,虽然比不得历史上那些名家的大作,但的确是能登堂入室了。

这何晏,虽然是何进的孙子,但的确是有几分文采的。

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何晏和煦一笑,抱拳拜了四周:“诸位谬赞了。”

他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蔡文姬身上,目光略带炽热:

“蔡姑娘,我这诗做的如何?”

蔡文姬美眸一皱,轻声道:“前无头,后无尾,何公子这是拾了谁的牙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