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进行研究与使用,但这技术看着很美,尝试的印书坊结果却都很凄惨。”荣坊主作为汴京私印业的龙头老大,对整个城市的印书坊都门清。
“那这又是为何,明明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为方便快捷啊。”赵明诚不解的继续追问道,据他所知,从几十年前活字印刷的创立,到后世的清朝却大多还用的是雕版印刷,他一直不理解这种明显有技术优势的为何还不如比他落后的。
“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的文字上万多个,每个字都造出来成本太高,而且一个字还不能只造一次,因为一页中同一个字甚至可能出现数十次,那这时怎么办,只能多备几套,如频率较高的字甚至要拎出来单独搞几十套。”
“可是问题又来了,雕版印刷可以做很多个性化需求,而活字印刷各字大小一样字体也一样,在精美程度上要远远差于雕版印刷,对买书之人而言,活字印刷的书籍并不足以吸引他。那印书坊能怎么做?”
“必然要继续加码,像如行书、楷书等各种字体再备几套,然后不同字号又再备几套,最后你发现,除了仓库堆了一堆的活字外,你欠了一屁股债,而这,只能让你印出略差于雕版印刷的书籍,因为人家还能插画呢,这个你总不能也活字吧?”
“光这一个原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十年内,就倒了十三家印书坊。”荣坊主显然也考察过活字印刷,甚至年轻时可能也尝试过,对其弊病如数家珍,接着对陷入沉思的赵明诚说道。
“像活字印刷排版要从几万个汉字中找需要的,因此还要额外雇佣识字的工人、再版印刷又得重新找一遍汉字而不像雕版刻一次可以印一辈子等,种种原因都导致这个技术看上去很实用,可以解决不少现有的印刷问题,但实际上它带来的问题远比其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