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宋末不偏安 > 第75章李廌怼制科之弊

第75章李廌怼制科之弊

常科的选拔人才方式有其局限性,会有不少偏科、偏才之人难以入官场,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多遗贤,不得不说是科举的悲哀。

这些确实存在一偏之能、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在某些领域,又何尝不能成为比肩国士的栋梁之才呢?甚至不夸张的说,在一些方面,他们会比苏轼这种制科第三等的强人还强。

如所谓“备晓八音,洞该七曜”的音律之才、“射能穿札,力可翘关”的战场勇士,甚至是自身道德有所欠缺但才能非凡之人,未尝不能通过制科将他们选出来,善加利用,这才是国之大幸啊。

如果让这些偏科之人去作进士诗赋,自然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而走制科又苦于同样的文辞问题,这些人才得不到发挥的机会,不仅对个人是一种损伤,对国家更是一种损伤。

李廌这篇科普文章的反响很大,整个汴京的士人群体都在对其议论纷纷,要知道前一天他们还试图通过制科来证明自己。

s: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对制科有比较完整的描述:制科分五等,上二等都虚置,只以下三等取人,但大多中选者都在第四等,只有吴育与苏轼进了第三等,之后再也没有后来者。

本来苏辙一开始和苏轼一样入了第三等,可是苏辙说话太直,被考官胡宿黜落,才降为第四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