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小节,更让这些少年们充满了好奇,只知道他出自于十万里大山,也是第1次到省城来上学,但是他能够操一口正宗的普通话,还能够写一首漂亮的文章,大山里应该没有那么好的教学条件,但是他的英语课程能够让人望而却步,就连英语老师也是对他刮目相看。在别人还在背诵英语课文的时候,他已经早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英语的原著,自己看上,老师怕他好高骛远,专门把他叫到教研室里,和他谈了一次话。
清风很认真的听着老师的教育,很谦逊的,没有反驳一句,老师教育的也很舒畅,很满意,以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学家,所以让这个少年佩服的五体投地。当话题转到英语课程的内容的时候,英语老师才发现自己彻底的错了,因为这些内容,清风已经熟练的和他自己都差不多了,他是什么时候学习的呢?所有的学生都拿英语当作一种负担,这个山里的少年却那么自信坦然,这是什么情况啊?
英语老师心里其实也充满了好奇,于是他从课本的内容转到了小说的内容,清风竟然和他用英语交谈,把这本原著的等内容梗概,故事情节人物说的很准确,所有的都是英语交谈,这样的学生还用上高中英语的课程吗?凭他自己专业英语8级的标准判断,这个孩子的英语水平比自己差不了多少,只不过是他还年轻,在经过高三三年的学习,他的英语就会超过自己,因为英语老师发现,清风的背诵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不是一般的好,那是特别的好,稍加时,他一定会是一个英语方面的好材料。
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清风各科的成绩在全班都名列前茅,但是他在每节课上都会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做笔记,与老师互动频繁,而且在学习中总是能够找出几个关键的问题,和老师在课间交流,给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都觉得,清风是他们所教这门课的佼佼者,都应该在这一领域有更大的作为,所以几个老师之间产生了争夺战,都想让他做本门课的课代表。最后在班主任陈老师的协调下,清风哪门的课代表都没有做,而是到学校的食堂,帮助师傅们卖饭。
这是因为陈老师和清风谈话以后,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他的经济状况特别的同情,所以特别找学校的后勤主任,给他安排了这份勤工俭学的工作。班主任陈老师对清风近一段的表现,特别的关注,知道他从几岁开始,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这么大,中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几面,而且知道他的父母在广州长期打工,挣的钱全部都用在了给他妹妹上学了,清风的生活一直是靠着好心人士的赞助,才坚持上完了初中,考上了重点高中,学校方面告诉他,清风的学费,是有好心人赞助的,而且他的生活费同样也是别人赞助的,这个孩子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就想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坚持把高中读完,也想通过三年的学习,勤工俭学,能为将来考上大学攒点学费。老师了解了这些以后,把所有老师要求他当课代表的心愿都给推辞了,而是到后勤协调,给他安排了这个勤工俭学的工作,希望这样对他的经济条件稍微有所改善,让这个农村的好少年,在探索知识的路上走得更远,也想为学校保留一颗希望的种子,将来会开花结果,光彩无限。
清风并没有,因为学校和老师的照顾,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突出,而放松自己,反而是心存着感激,把学校交给自己每一件事儿,都尽心尽力的办得更好,更加缜密,更加完善,帮助师傅们买菜去,他总是抢着装车,抢着卸车,出大力流大汗,当那些师傅们看着他都有点心疼了。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这些师傅们看见清风,再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们,和他的年龄差不多,在家都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上从来不敢让他们沾染一点,做父母的都自觉自愿的包揽了一切家务,让这些小祖宗们认真的学习,专心的学习,而且花了大钱,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到头来他们的学习还是一般般。眼前这个孩子,各种脏活苦活累活什么都干,例子学习还是在全年级第一,他的父母多么幸福啊。所以每当想到这一点,这些师傅们也尽量让他少干一点,毕竟是个孩子嘛,不能让他太累了,还需要给他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精力,让他用在学习上。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呢,像清风这样既懂事又能干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上学不到一个月,马上就要到国庆节了,国庆节是黄金周,要放假7天,班里到远的同学们,都老早的开始打点起行装,心也早就飞回了老家心也早就飞回了老家,想快快的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但是清风仍然是平平淡淡的学习,平平淡淡的生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