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念头就是不能被抓住。
连续跑了三个山头也不敢停下来,更不敢回头看是否有人在追。
一边跑一边捂住脸,怕被认出来。
跑了很远,很久,然后发现人家根本就没有追上来。
“坏事没做成,自己就能把自己给吓得半死。”
“我们一群小伙伴笑着倒在草地上,高兴得直打滚。”
为什么高兴?
不知道。
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也不知道。
反正就觉得好笑,然后笑成一团,笑得直打滚。
周辞白抬手把陈知年被风吹乱的头发拨到耳朵后,“你和小伙伴的关系很好。”周辞白年少的时候很少玩伴。
他很羡慕陈知年,不管哪个时间段,她都有很要好的朋友。
“嗯。很好。不过,他们都结婚生子了。”说起小伙伴,陈知年略带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曾经陪着她一起玩的小伙伴,现在多数已经结婚生子。
“走吧。我们回去。”
“好。不过,我还要背。”说着,陈知年跳上周辞白的背,“走。我的私人座驾。”
周辞白:“我很荣幸。”
“我也很荣幸。”
在路过天桥的时候,陈知年看着如星星点灯般的车水马龙,“羊城的车越来越多了,小轿车、摩托车,越来越多。车尾灯一闪一闪的,好像星星在说话。”
“周医生,你看马路像不像布满星星的银河?很漂亮。”
“嗯。”周辞白看一眼车流,“车越来也多,尾气也越来越多,空气就越来越不好。”周辞白在羊城生活了多年,感受着羊城的空气一年比一年差。
车尾气,工厂废气,建筑工地的尘埃等等,混合在一起,影响着人的呼吸系统。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方便的变化数据。
当然,即使注意到,在经济发展的强大数据面前也不会被重视。
轻重缓急。
就目前来说,大家更重视的还是经济的发展。
至于环境?
很多人都存着侥幸的心理,想着‘等有钱了,再治理。’‘等有钱了,再修补。’他们不知道,有些东西,一旦破坏,就很难修补,一旦失去就是永远。
破坏植皮,破坏森林,破坏空气层......为了经济发展,一切都可以让步。一切都可以等以后在弥补。
很多东西,不是说想补就能补的。
这一年年的,多少物种在无知中灭绝?谁也不知道。
对于这方面,周辞白是痛心的。可惜,他人微言轻,什么也做不了。虽然,他一次次的在报纸上发表关于环境的文章,但重视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阿年,我们尽量少开车出门吧。”
“为什么?”买车不就是为了方便?不开车,买来干什么?
“环保出行。”
“好。我支持。”陈知年毫不犹豫的答应,“我走路上下班,还能锻炼身体,有助于减肥。”对于环保,陈知年也一直都在关注。
可惜,她是心有余力不足。
“嗯。多走路的确利于减肥,也有益于健康。”
周辞白站在天桥上,看着马路上的车来车往,“环境问题,应该是城市发展无可避免的问题。”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要一年年的都在‘纸上谈兵’。喊着要环保,但却毫无行动。
一边喊着要‘环保’一边破坏环境。
一边感慨着有些地方缺少水资源,一边任由水源浪费。
“周医生,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就好。”再多的,他们人微言轻。
少开车,尽量多走路出行。平时在用水的时候,时刻记得要节约,平时在扔垃圾的时候,一些能回收的尽量重复利用。
吃快餐的时候,自备筷子,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的甚至不用泡沫快餐盒......
在环保上,陈知年和周辞白的态度是一致的。
“阿年,我很庆幸。”
庆幸,他遇到了陈知年。在爱情上,生活上,三观上,他们都是一致的。
虽然,生活中可能会有些小分歧,但这并不影响。因为他们看向的未来在同一个方向。
“我很高兴。”
的确应该高兴的。
她在对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这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