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去。直到陈知年考上了大学,外婆到处说,都是她的功劳。
陈知年能考上大学,全靠她买来的文曲星庙的烟灰。如果不是她高价买来文曲星的烟灰,陈知年可能还要复读一年,可能还要再考一次。
外婆喜滋滋,“算命先生果然有本事。”外婆还大张旗鼓的给算命先生送礼,感谢她提供的文曲星的烟灰。
然后,外婆到处宣扬那个算命先生的本事,让不少家里有学生的人纷纷上门求购。
看着不少人有走火入魔的趋势,逼着孩子喝所谓的文曲星的烟灰。陈知年赶紧阻住,但大家更愿意相信外婆的话,更愿意相信这所谓的文曲星的烟灰有效果。
没办法,陈知年只能偷偷找警察叔叔
最后,警察叔叔经过调查,确认所谓的文曲星的烟灰就是草木灰。
外婆气得直骂人,然后又换了一个算命先生。像他们这种穷山僻野最不缺的就是算命先生。
一段时间不出现在人前,然后就说在山里遇到了某个老神仙,被指点了几招,成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千后知五千的算命先生。
附近群山连绵,有没有老神仙?
谁知道呢。
反正关于老神仙的故事不少。
青山镇的人都很喜欢算命,也有很多算命先生。
陈知年看一眼准备去给她算结婚时间的外婆,默默地摸摸鼻子,由着她吧。
高兴就好。
“这个算命先生算姻缘很准的。你爸妈结婚前,就是我去算的日子。”
陈知年:“你高兴就好。”
“反正我不会害你。”外婆拍拍陈知年,“赶紧结婚,免得你爸妈天天操心。”
“好。”自从陈知年二十岁后,爸妈就为她的婚事操心,总担心陈知年嫁不出去,总担心她所嫁非人,总担心她脾气急,性格强势,以后遇不到一个愿意包容她的男人。
对于孩子,父母总是有操不完的心。
“我尽快,我努力。”陈知年赶紧保证。
堂伯娘和其他人也在讨论婚事,村里小年轻们的婚事。过年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小年轻都回来了,正是相亲的好时候。
因为青山镇的姑娘大部分往外嫁,所以青山镇的小伙子一般会和别镇的姑娘相亲,然后娶附近镇的姑娘。
很多人鄙视青山镇三观不正,但也有人羡慕青山镇的小洋楼。
亲戚朋友见面,谈论的多是某某村有个很不错的后生仔,年龄正当好,有合适的姑娘就赶紧介绍来相看。
陈知年笑了笑。
因为快过年了,街上很热闹,人挤人的,后脚跟踩着后脚跟。
陈知年紧紧跟在外婆身边,本想护着外婆免得被人碰着、磕着、撞着,可惜心有余力不足,反倒是身手矫健的外婆护着陈知年。
“卖对联咧。”
“最新款的对联。”
“买二送一。”
小叔:“昨天还是买三送一。”今天就买二送一了。
亏了。
街上的确有很多卖对联的摊子,一个接一个,红艳艳的一片。一些被挂起来的对联迎风招展,看着就喜气洋洋。
快要过年了,街上有很多从外地贩卖回来售卖的北方水果,例如苹果,例如雪梨。
本地夏天的时候又很多水果,例如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李子等等。但冬天却没有什么水果,需要从外地贩卖进来。
一般价钱偏贵。
平时是很少有的,但现在过年,大家多少都会买一些。
看着地上一摊摊的北方水果,陈知年是高兴的,证明青山镇越来越好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个小镇的购买力,愿意来这里做生意了。
不过,这些小摊也是真简陋。
在地上铺一张布,然后倒上水果,或者摆上其他东西。
任挑任选。
突然,前面有人吵了起来,原来有人把单车推进街,然后碰到了人。
因为过年前的这段时间,街上的人比较多,所以规定所有车辆必须统一放在街口外面的大片空地上。
当然,是要交保管费的。
牛车、单车都是一角,摩托车是三角。存放车辆,管理人员就会给你一把小锁匙和一张小小的存条,来取车必须凭小锁匙和存条,缺一不可。
因为方便,因为收费不贵,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车存放在这里。
其实,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