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餐已经有了,晚餐是不用考虑的,想来明天的早餐也有着落……
那么下一个考虑的的确是明天的午餐。
张明玉感觉丈夫说的好有道理,明天的事情明天才能解决,今天想的再多也没办法实现。
她赶紧的放弃,不愿意再想。
只是本来是四个人的食量,结果变成两个人吃饭,张明玉的心思就开始活络了。
“老沈,我记得你会焖饭的吧,就是不需要电饭煲和木甑的那种?”
张明玉眯着睛睛问沈兴,满脸笑容。
新世纪很多年轻人没有电饭煲和高压锅就不会做饭,稍好一点的知道怎么用木甑,但是沈兴的老家就有用铁锅做饭的方法。
沈兴做为一名考大学跃龙门的泥腿子,某些方面动手能力有些差,但是在吃喝这一块尤擅长,远比其它方面的生活技能要有灵性,有着先天和天赋上的优势。
因为他是一位长兄,前面没姐姐,后面的妹妹要小很多,因此父母出去工作或者做农活的时候,沈兴经常被留在家里煮食做饭,然后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
最主要的还是他爱吃!
嘴里号称很好养活,号称不要山珍海味,只要鸡鸭鹅鱼肉就可以了,但是只要色香味差一点,没有做出那个味道,那么……
沈兴就不会下筷子。
这叫吃的精,不叫吃的好!
“嗯,这个我会的。”
果然如张明玉预料的一般,沈兴一副高冷模样,轻轻的点头。
夫妻俩生活十几年,张明玉有什么小心思他都一清二楚,只听到她这样问话他就知道妻子是饿急了,她是中午想吃干饭。
估计也是原来这具身体就油水不好,而且十一二岁正是身体疯长的时候,拿沈兴老家的话来说是正在扯条子,这样没有把张明玉的眼睛饿绿已经算是客气了。
“其实那个很简单,把米煮熟了,变成生饭,然后捞起来堆在锅底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把它焖熟。”
沈兴解释。
最后迟疑了一下,想想又说道:“……只是这需要我来烧火。”
铁锅焖饭其实就是脱水焙熟的过程,因此对火候要求很高。
这就好比用电饭锅煮饭,先用大火煮过,水干之后自动跳档变成低功耗,然后把锅胆的剩余的水份烘干,米饭就在这个烘干过程中被焙熟。
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焙熟过后的米饭才能散发出大米独有的香味,而不是像单纯的用水煮过没有收干的米饭,松垮垮的几乎没有半点香味。
这是一份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烹饪过程,电饭锅是用传感器来控制火候,保证米饭达到要求,煮出来的饭不算好也算不上差,说不上特别香,但是有一定的米饭香味。
用柴火焖饭需要的是火候和经验,不但一直需要用文火,而且文火也有大小,烧火期间需要了解焖饭的流程和进度,要不然就会烧锅变成黑糊糊的一片。
反之,要是火势太小,焖饭的时间又过长,效率低下,你总不能做一顿饭需要耗时几个小时。
沈兴嘴里说的是简单,但是操作起来活计不少。
他把准备煲粥的大米煮至半熟,之后从釜里捞出来,然后又把釜洗干净,将煮过之后的生饭滤过积水,再把生饭倒在釜底,拢成一堆,最后用竹制的锅铲轻轻的将饭面拍实,中间开了一个孔。
张明玉站在旁边悠哉悠哉的看着沈兴操作,脸上一直带着笑。
“老沈,你说你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做饭,做饭的时候还要站在凳子上,我一直没有见过,没想到这一回终于是让我见着了。”
张明玉看着专心致志的沈兴,又看看他脚底下踩着的腌罐坛子,嘴角微微带着轻笑,掩着嘴唇笑盈盈的咯咯笑,站着说话不嫌腰疼。道:
“咯咯……,果然是还没有灶台高!”
这个需要跪坐的时代,烧火还没有矮凳子的情况下,身高不够只能用腌罐来凑,这是沈兴特意从角落里搬来的,搬了一个最大的坛子。
他沉着脸,平心静气,对张明玉的笑语丝毫不以为意,手里拿着筷子开孔,这有益于米饭透气。
他几乎将整个身子靠着灶台,倾倒在灶台上,上半身几乎探进了釜里。
将釜底的生饭外围轻轻拍过一遍拢成一堆、开孔之后,沈兴又将切好的青菜撒在饭面上面,微微的散开,然后撒上香油。
看到他这样,张明玉明白是这怎么一回事,沈兴这是想的一锅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