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想起这回事儿了。
“但,这也太不夸张了吧,研究都到了这个程度了?”张伟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这质量,跟期刊的特邀专家的水平都相差无几了。
“很难相信这真的是一个学生写的,林教授自己的研究还差不多吧?”这么想着,张伟直接决定:加急刊发,这么重要的成果必须让更多的人更早的看到。
……
作为SCI收录的信息科技行业唯一中文期刊,《信息科技学报》在国内当然拥有非常多的读者和拥趸。
国内的研究所和其他科研机构也都非常重视,这已经中文科技期刊坚守的最后阵地了。
“咦,《辅助神经系统理论总纲》,这不是林教授欧那个遴选学生的课题研究吗?这么快出成果了?”
辅助神经系统这个话题前一段时间被炒得火热,还引起了清北信的新一轮争锋,作为清华大学在校生的高新宇当然不陌生,更何况他本身就是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的知名校友。
“封面推荐,难道辅助神经系统的存在已经被证明了?”高新宇怀着万分的期待打开全新一期的《信科学报》。
“辅助神经系统的概念……”
“表现形式……”
“人群差异……”
“生长机理……”
“辅助神经系统的的可塑性……”
高新宇是越看越心惊,这套理论居然已经如此系统、如此成熟了,这个概念不是前些日子才刚提出来的吗?前些日子还饱受质疑和攻讦呢,这怎么一下子就成体系、成系统了呢?
“生信号转换、全身循环、大脑协同……这……?”
“人造肢体、人造亲和生物器官、大脑深度开发……这简直是跨世代的研究啊!”
论文篇幅很长,以至于这期的《信科学报》都加页了。高新宇也只不过是粗略浏览了一遍,但就是这粗略的浏览也让他久久无言,甚至连说好的相亲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