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旅明 > 第469节晨光

第469节晨光

次的己巳之变中,当周延儒察觉到崇祯对袁崇焕和东林党的失望后,他第一时间翻脸弹劾了袁崇焕。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东林党对于二五仔是一定要报复的。

于是党魁钱谦益在采用抓阄法选内阁辅臣时,偷偷做了手脚,把时任礼部尚书的温体仁和侍郎周延儒的名字都给去掉了。

然后由此引发了温体仁和皇帝的反击,将钱谦益一举打成了退休老干部。

事后周延儒如愿当上了首辅。

真实的历史上,等今年温体仁入阁后,双方随即翻脸开始撕逼,然后老温用了三年时间,将周延儒也打成了退休干部。

然而回到老家的周延儒,却又和东林党打得火热。等到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在东林党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再一次起复上京,为朝廷发光发热去了。

总之,顺水推舟看好戏这个反应,对于眼下这个时间点的周首辅来说,是符合他的立场和墙头草人设的。因为截至目前,他和温体仁之间没有什么大矛盾,双方在对付东林党方面,反倒是有点共扛压力的味道。

至于后边匆匆赶来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和东厂提督王之心二人,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二位其实没有什么政治发言权,纯粹是听皇帝吆喝的。

所以当皇极殿里大伙聚齐略微商量后,没过多久,三大系统就派出了大批人手出京城东门,直奔三屯营方向去检验真伪了。

紧接着,包括各部尚书侍郎在内的三品以上官员,统统被皇帝遣人传话:开晚朝。

通常来说,皇帝是很少开晚朝的。但是自从己巳之变以来,崇祯已经开过两次晚朝了,所以得到消息的大臣们纷纷赶往皇宫,生怕又出了什么大噩耗。

在这个过程中,鞑子被灭了4000人,阿敏授首的消息自然是不胫而走。于是全京城就像触电一样,压抑了许久的明人纷纷奔走相告,没过多久,消息就变成了谣言,越吹越玄乎,鞑子的死亡人数很快就被翻到了40000。

而此刻的皇极殿里,自然也是极其热闹的。

一帮东林党人正在口吐白沫,戟指怒视,大肆围攻/狂喷温体仁,大有把此獠喷死当场,以谢皇恩之势。

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行兵布阵无所不精的东林党人,已经将那封信上的内容驳斥了个一干二净。不但指出了其中n处错漏,而且大家还精准判断出了温体仁不可告人的阴暗目的:这厮就是个流量网红,遍造这封信是为了搏皇上眼球的。

在满堂怀疑的目光和溅到面皮的口水侵袭下,老戏骨温体仁同志双目微闭,双手拢袖,充耳不闻窗外事,居然站在那里假寐起来他已经押下了注,做了所有能做的,就等开盅了。

至于东林这帮小丑......随他们去吧,骂得越狠,皇上愈发不待见他们。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当崇祯发现面前的大臣们再也吵不出什么新花样后,便下令赶走了一票吃瓜的,只留下了少部分人重臣彻夜值班。

至于皇帝本人,由于太过兴奋的缘故,他一直熬到了深夜才去偏殿歇息,而且留下了话:有军情随时可以喊他起床。

然而匆匆一夜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二天凌晨三点,上千名官员已经聚集在了午门外,等候着早朝鼓声的响起。

今天不同往日,凡是在京有资格参与早朝的官员,一个不拉都来上班了,而且所有人都精神奕奕,人群中一片嗡嗡声,都在交流着那个所有人都惊讶的消息。

凌晨5点,钟声响起,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站位

之后,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的年轻皇帝驾临皇极殿外,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1630年4月5日的早朝,正式开始。

在这里要特殊提一句:崇祯毫无疑问是明朝最勤奋的皇帝。

此君批改奏折到凌晨一两点很常见,而且每日早朝必到,比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然而这没什么卵用,大厦将倾,越勤奋,亡国越快。

....................................

今日的早朝,主旋律依旧是诈骗犯温体仁批斗大会。

东林各干将轮流上场,在把温体仁批倒批臭的同时,还号召同僚不传谣不信谣,顺便有人还要求皇帝把温体仁发配边关,“以谢天下”。

于是在皇帝无奈的目光下,老温头默默承受,先是被狠狠怼了第一轮。

就在干将们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