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称另一个人为大师,另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那么他的技艺一定不高。
如果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在皮影方面能够比肩国家级的大师,那么他肯定开挂了。
可惜,现实世界里面不允许有这些东西。
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还没有学会爬就想要学会走,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要学会跑,这样的人永远难有出息,因为他的性格里就凸显了急躁。
急躁的人容易错失掉很多机会,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杨锦的阿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是正面的例子。
当有人喊他大师的时候,他会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大师,这只是一个噱头。
他就是一个年纪大的老头子,别人会喊他杨老头,老人家,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尊称。
就跟现在教授、专家一样,你喊杨锦的阿爷为大师,这可不就是在侮辱人嘛!
何况杨锦的爷爷为什么能够在皮影戏方面独领风骚,是因为他也抱着一颗学徒的心,花了三十四年的时间在外面学艺,将各个地方的皮影戏揉掼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皮影戏。
所以,杨锦可以出错,他也知道自己会出错,因为这段戏他从小到大就没有表演好过,可他却一直在努力的矫正错误,然后满满的完善自己的不足,最终会将这出戏圆满的表演出来的。
为什么不说完美呢,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