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第82章 袁守城
到了长安,回到宫里时,李易这才想起来西游之中,那唐僧后来出场的日子。就是在泾河龙王死后,这皇帝被拖入地府,要与他当面对质。后来有了地府一行,这才大发慈悲,开了一场浩大的水陆法会。正是这里,才遇见了唐僧的。这么想着,在御书房中,他就开口问身边的太监道,
“小扇子,你可知那钦天监中台正先生家中有无血亲?”
“回大家,那袁台正家中是有一人。他乃袁台正的叔父,似乎,是叫袁守城来的。虽是听说,但未曾见过这位老先生,也没听说过他曾在朝中任职。以袁台正的本事,想必其叔父只有更甚。”小扇子也就是跟在皇帝身边太监的昵称,此时他毕恭毕敬的回应着。
“如此啊……也罢,这样,你且去袁天罡府上,将这位袁台正的叔父请来,记住不可无理与人。”李易吩咐了一声,小扇子自然退下去照办,他则在书案上沉思起来,“这皇帝已无,如今换做了我,却不知是否还会有这等奇异事情发生。不过真若去了地府,那老龙王又该作何表情呢?”
就这样,李易沉思许久,心情倒是比较放松。直到一炷香后,小扇子出声才打断了李易,“大家,袁守城先生到了。”
他这才看清跟在小扇子后面的人,可谓是容貌迤逦,相貌稀奇。只是在那皇帝记忆中,却无此人印象,倒是不知自己所知的“名扬大国,术冠长安”的评价又是何人所给。
“草民袁守城,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只见那袁守城毕恭毕敬,长鞠作揖,随即五体投地跪下见礼。
“先生不必多礼,朕今日前来是有些许小事想要和先生讨教。”说完,李易顿了一下,示意小扇子带人退下,当太监宫女们都退出房间后,他才继续开口道,“朕近日沉迷周易之术,疑问甚多。不过袁台正公事繁忙,朕不便打搅,故来寻先生求教。先问一事,近日长安先生可断雨晴否?”
“草民惶恐,能为万岁解疑答惑,乃草民之荣誉。”那袁守城只是再鞠一礼,这才起身,然后右手拇指轻捻一掐,三息时间才重新开口道,“回万岁,再过几日长安确有雨水。”
“如此,卿可知长安雨水多出自那泾河上?据朕所知,长安城内外,多有百姓倚河而生,或有渔翁、或有船夫。”李易开始旁敲侧击,以袁守城的神算,可不是说光凭一手周易玄黄之术所成就的。
“臣惶恐!”袁守城听见他的话,自然反应过来,“近来闲在府中无事,这才在长安西门街上支起来了一个算命摊子。那泾河边上有一户渔夫,臣替其卦算收获最丰的一处河上,他以一尾金鲤作为报酬。”
“所以此人亦是日日予你一尾金鲤?先生果真神卦啊。”李易也没有生气的颜色,相反是笑呵呵的开口道,“先生不必紧张,只不过朕是担心你无意间会开罪几方存在罢了。”
“这……”袁守城迟疑了片刻,还是说了出来,“陛下真的相信鬼神一说?”
“有何不信?说起来,袁台正没有告诉你朕去黄河祈愿时的事情?”他看着袁守城,继续道,“朕也曾听闻长安坊间流传的龙王传说。那你说,泾河内的,是东西南北四海龙王的洞府?还是说另有其它龙王爷?”
“长安城在这南瞻部洲之内,既不是东南西北四海,也不是方外汪洋,自然有其它的龙王爷来行云布雨,滋润我长安城,甚至是我大唐土地。”袁守城看着面前这位皇帝,顿时觉得他有一些深不可测了。这种感觉,袁守城几十年未曾有过,难怪世人说伴君如伴虎,哪怕如他这等方士,也难逃掌心。
“既然如此,你授那渔夫卦算之果,其人如你所断满载而归,长此以往,泾河之中的水族又当如何?”李易继续开口,仍是语气温和的开口。实话说,他确实觉得袁守城是凡间难得的奇才,但越是这般人物,越有其傲气。今日可算人生财之道,他日难免误入歧途,遭上苍怒。
“这……”袁守城愣住了,一时半会说不出话来。
“且不论这等陆地神仙有什么规矩限制,既是一方龙王,自然当保水族性命。你授人捕鱼法,传入龙王耳中,他是杀你不杀?你为朕之子民,龙王来杀你,朕救是不救?”李易打定主意今天要去一去这袁守城的傲气。
傲骨可有,傲气不可有。更二来,那泾河龙王也是为了泾河水族所想,本身无错,不过是存了与袁守城赌气斗狠的心思罢了。倘若能救泾河龙王一命,这江山也可做的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