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读书人便可以通过吟唱这些诗词歌赋,激发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一开始,这种力量,其实也不是太受重视。
毕竟,当时的主流是武道修行。
而武道强者,追求的是将天地伟力加诸自身。
文道种体这种借助天地之力的修行体系,对人类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比不上武道了。
直到,一个叫周文王的人出现……
在商朝末年,周文王因为在被纣王关押期间作出《周易》,从而文气天降,成为了一名强大的文士。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也不算什么。
然而,他却将这种力量,用在了最正确的地方……
当时,在武王伐纣的时侯,西歧大军,本来是不敌商纣大军的。
然而,随着周文王《易经》一出,无数文气光芒冲霄,加持到西歧大军身上,居然让西歧大军的元气勾连,形成了一座八卦大阵!
在大阵的加持下,西歧大军中的武者,不再各自为战,无数武者,居然能做到行动如一,宛若一体的程度……
然后,西歧大军就翻盘了。
因为这一战,文道体系一下子成了与武道相提并论的存在,并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同时,文治与武功的结合,也让当时各方诸侯的的实力,开始了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春秋时期,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文道修行,还出现了各个流派。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
百家争鸣,让读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的同时,也让整个中原的实力,迅速上升了无数个台阶。
按历史记载,在战国时期,在《秦风》的加持下,纠纠老秦,很快就横扫了六合八荒,从而一统全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皇才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并效仿上古人皇,称始皇帝。
为人皇,亦为天帝……
可想而知,文治与武功相结合的强大之处。
然而,这样一个掌握着文治与武功,并且一统全球的强大帝国,居然也二世而亡了。
你敢信?
要知道,那首《秦风·无衣》,即使是流传到现在,也是一首神级战曲。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按网上的介绍,这首战歌如果让顶级文士来演绎,理论上是可以让数十万武者的元气勾连,形成一尊将数十万武者的攻击与防御叠加到一起的法相战俑的。
将数十万武者的攻击与防御叠加到一起的法相战俑,会是何等的可怕?
毁天灭地,屠神灭佛恐怕也不过如此了吧?
然而,如此强大的秦王朝,居然灭了……
好吧,如果秦王朝的覆灭,还可说成是内乱……
毕竟,秦军虽然掌握了这样的力量,但霸王与汉王,应该也掌握着类似的力量……
但这个世界居然也发生了五胡乱华。
甚至还发生了元蒙与满清入关……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要知道,在汉末时期,公孙瓒以一路诸侯的力量,便能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而到后来,这些草原民族在没有掌握文气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让中原改朝换代?
想想都不可思议。
要知道,文道体系,可没有越古老越强大的说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文士的力量,有很大一部份是来自于诗词文章的。
战诗一出,文士出口即可杀敌,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而经典的诗词文章,却是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的。
所以,在唐宋时期,随着诗词发展繁衍到巅峰后,文道体系的力量,总体来说是得到了极大增强了的。
这一点,看历史细节就知道了。
在秦汉时代,还有乐府这种机构,专门采集民间歌谣和文人诗词来配乐……
然而到唐宋时期,这些机构却统统消失了。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在唐宋时期,诗词一道,已经发展到巅峰。
乐府这种机构,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正常来说,到唐宋时期,随着读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王朝政权应该是越来越稳定才对。
就算有改朝换代,至少也应该与少数民族无关才对。
然而,李青查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