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言少傅来访
她的视线在那撮编成小辫子的胡子上停留了一会儿,纵观朝堂百官,大抵没有第二个人能把胡子弄的这么……这么骚气?
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碰巧秋画煮了新茶进来,她清了清嗓子,道:“这是临安那边新采的茶,味道很是不错,大人尝尝?”
文人雅士偏爱品茶,言少傅也不例外,端起青瓷的茶盏浅酌一口,点头称赞:“确实是不错,口齿留香,王妃府上也有烹茶好手啊。”
烹茶好手的秋画侍立一旁,闻言抿唇笑了笑,府上的人除了顾长卿外,很少有人会去细细品茶,即便是谢清秋,也只是把茶当解渴之用。
难得能有个人夸赞一下秋画的烹茶技艺。
谢清秋笑道:“我不懂这些,喝着好喝就是了,大人要是喜欢,送大人一些就是,放在我手里也是糟蹋了好东西。”
言少傅也没推辞,笑着应了,话头一开,气氛就没一开始那么拘谨了,一盏茶喝了小半,言少傅讲起了他的来意:“听闻王爷和沈宿将军有些交情,我此番厚着脸皮前来,实有一事求王爷帮忙。”
要是旁人这样说,她肯定一口回绝,说什么自家王爷和沈宿将军不过是泛泛之交,恐不能帮忙之类的。
但说这话的是言少傅,是心有廉明的言少傅,是那个曾在将军府庭院喝的酩酊大醉替天下冤魂鸣不平的言叔叔……
她没办法回绝,只能道:“王爷还没回来,大人若是信得过,不妨先讲与我听听,等王爷回来我再替大人转达。”
言少傅道:“整个宁都都知道王爷对王妃的情深义重,我又有什么不能同王妃说的,”顿了蹲,他长叹口气,“此事说来惭愧,还望王妃不要笑话。”
每个人都曾有一颗傲骨,都曾年少肆意,然而,时间是把利刃,斩断了你的傲骨,也斩断了你的不羁,把你变的面目全非,还要笑一声难保初心。
她洒脱的言叔叔,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敛去了那些傲气,一壶酒洒进长河,此后谁还曾见那庭院中酩酊大醉的书生?
做爹娘的可能都是这样,会把自己失去和得不到的东西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自己失败,就要要求孩子成功,自己做不到,就要要求孩子做到。
像是那些屡屡落第的书生,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到头来仍是一事无成,于是就会告诫孩子,你得比我努力,得比我有成就,更要比我读书勤奋,我落第了,你就必须得中第,不然你就是不孝。
此类人,如同言太傅,先帝的老师言太傅就是这样的人,她曾听沈老爹说过,言少傅少年时没少被打,背书背不好要挨打,字写得丑要挨打,说一句污言秽语要挨打……
言太傅是个老顽固,就要把言少傅也教成一板一眼的小顽固,回回挨了打言少傅都要跑到沈老爹那儿哭诉,哭的沈老爹没办法,只能拿酒灌,灌醉了就不哭了。
许是经历过那样的少年,所以在言瑾出生后,言少傅没有按照言太傅那样的方法去教导孩子,而是凡事都让言瑾自己拿主意,包括后来的弃笔从戎。
这样对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孩子从小能自己做决断,坏处是孩子大了后做的任何决定,你想插下手都不行。
利弊从来是一体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言少傅道:“言瑾那孩子,打小就喜欢往将军府跑,我从来不阻拦,因为我觉得沈将军父子也好,沈小姐也好,都是直肠子,不会那些弯弯绕绕的阴谋。”
他垂了眸子,放在腿上的手收拢成拳:“可我没想到,沈家父子我看对了,却对那小姑娘看走了眼,她撺掇言瑾去求娶,还让言瑾抢了沈宿的位置。”
我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那孩子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死活不肯听我的,这不,还搬出去自立门户了,我上门想劝,那看门的愣是不让我进去,我……我……,唉!
怎么说呢,被自己孩子关在门外不让进,言少傅的心情可想而知,言家是书香世家,对于忠孝最是看重,言瑾此举可谓不孝。
轻轻吹了下茶水上浮动的翠绿的嫩芽,她弯唇笑了下:“大人是想让王爷做什么呢?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言公子如今是皇上钦点的小将军,王爷一个外人,如何插手你们父子的事情?”
言瑾受乾元帝器重,是朝中新贵,多少人去巴结,但凡王府有点自知之明就该离的远远的,哪儿还能往上凑。
再者,那还有个沈碧游呢,她几乎可以确定,沈碧游和顾晟之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