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开山欣然回应道:“是,末将谨遵办理!”
封柔与冷若雪两位玉人起身施礼,异口同声地谢道:“谢谢元帅的帮助,小女子感到受宠若惊,对于元帅的恩德,我们会铭记在心!”
由于封柔对薛仁贵的印象颇佳,且后者认识老大张良,结果却未获安排出任自己的“护花使者”,使得前者心中难免有些怅然。
严格来说,封柔面对位高权重的李靖,心中感到有些不自在,几经挣扎及犹豫后,才神情疑惑地问道:“小女子想冒昧请问元帅一事!”
李靖微笑答道:“封姑娘,但说无防!”
封柔没有想到元帅李靖这麽客气亲切,于是大胆问道:“元帅,为何不派薛将军护送我俩姐妹,而要另派他人呢?”
李靖闻言已约略猜知封柔对薛仁贵颇有好感,乃哑然失笑道:“由仁贵负责护送两位姑娘寻亲,绝对是我军中的最佳人选;只不过,事情有些不凑巧,仁贵另有要务在身,明晨即将东行;所以,在下只好另觅合适人选了!”
接着话锋一转,沉声道:“仁贵,等东都洛阳战事告一段落后,你记得去找张良先生及凌公子,顺便探望封姑娘,明白嘛!”
薛仁贵朗声回应道:“是,末将明白!”
封柔闻言粉颊泛起淡淡红霞,只好垂下臻首以为掩饰。
为了避免封柔尴尬,李靖故意岔开话题道:“开山,既然有铁鹰堡存在的话,就会有其他帮派藏于暗处;因此,本帅认为北上之路不易行,除了要与魏军交锋外,还需留意江湖帮派的骚扰;所以,记得通知长孙将军注意行军安全,并派探子调查铁鹰堡及任何江湖帮派的行踪。”
殷开山点头道:“是!末将会留意。”
接着,李靖意态自若地续道:“开山,明天我们兵分两路北上;你带领一万步兵沿着熊耳山东南侧,顺着伊水而下,直达太谷会师;本帅自率前锋军跨汝水北上,顺势肃清洛阳南面的魏军,以利进军东都洛阳。”
由于夜已深沉,经过简单的讨论后,即各自回营休息。
“咕!”
鸡啼声响,即将天亮;虽然春寒料峭,气温相当湿冷,唯全军三万名战士却不畏风寒,早已整装完毕,随时可以挥军北上。
临出发前,只小憩片刻的李靖,在薛仁贵的陪同下,正在检视经过后者精挑细选的百名战士;看见每位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的神态,令李靖感到相当欣慰,于是予以训勉一番,并预祝大家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检视过百名战士后,两人走往阅兵台。
值此战乱之际,要深入敌军巢穴许昌探查军情,确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因此,李靖再次问道:“仁贵,此次东去许昌危险重重,你有把握嘛?”
薛仁贵扪心自问,这次他要深入虎穴许昌探险,可说一点把握都没有,只是凭藉着一股接受挑战的热忱而已;然而他宁愿相信凌天的话,也认为唯有在艰难的环境里,才可以自我突破,达到像李靖般至高无上的境界。
为了展现自己,于是薛仁贵毫不犹豫地答道:“虽然末将没有任何把握,却有信心可以完成元帅交付的使命!”
李靖点头道:“好!很好!”
接着,洒然续道:“这是个时空错乱的时代,你坦言没有把握,表示知道自己的状况为何,至少不会胡来;切记,遇事临危不乱,不要逞一时之快,只要能够掌握住一次机会即可成功。”
薛仁贵默默地聆听李靖的训示。
前方出现封柔与冷若雪两位佳人的倩影,让李靖有感而发地叹道:“唉!若是张良先生愿意随我们北上的话,她们就不用如此辛苦了!”
两位好友没有同行,确实教薛仁贵感到非常遗憾,不禁摇头慨叹道:“唉!末将曾与两人相处过一些时日,对他们有深切认识。”
李靖兴致盎然地道:“说来听听!”
薛仁贵胸有成竹地道:“凌公子是个超越时空的异人,末将认为他应该是在目前的时空里,见识最广、知道最多的能者,肯定无人可企及;而张良先生确实是个胸怀韬略、腹饮机谋的智者,对问题时有一针见血的独到见解,让末将自愧不如;所以,在局势混沌不明的情况下,以他们两人个性来看,只会静观其变,而不会轻易地表达支持对象。”
听完薛仁贵的心得后,李靖颇有同感,并联想到秦末的其他重要人物,于是质疑道:“若是汉初三杰的张良与韩信两人都现身了,本帅认为萧何应该也来了,只是我们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