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突厥不死人作乱平息后,李乘风几人没有跟李将军一同回去复命,而是自行离去,回天赐府等待着封赏。
而李将军去了长安皇宫复命。
李将军按辈分是当今圣上的皇叔,圣上得知李将军凯旋归来的消息龙颜大悦,减免太原百姓三年的赋税。
在朝堂之上,圣上当着文武百官道:“李皇叔,你剿灭突厥贼人立下大功,皇叔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朕定会满足!”
李将军道:“谢陛下隆恩,身为大唐的臣子,本就应该身先士卒,臣做的只是分内之事,不求任何赏赐!”
圣上大悦,道:“如大唐百官都与你想法相同,我想大唐盛世可与世长存!既然如此,退朝后与朕共同用膳,算是家宴。”
“臣领旨。”
在用膳时,圣上和李将军聊起了家常,对李将军的儿子格外多问了几句。
李将军怎么会听不出用意,毕竟现在的皇室宗亲李将军家实力最大。
想当初,唐高祖就是从太原起义,开创了大唐!
在加上太原的大小将军大部分都参与了那次起义,也有很多人不服唐高祖登记。
做的一样的事,一样的功劳,为什么是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而其他人就要称臣。
所以唐高祖就把那些人留在了长安,给他们大官做的同时也在监视着他们。
可李将军看出了一切,就想解甲归田,不参与任何朝政,就是想自保过安稳的日子。
毕竟在监视下,有谁能过得舒服!
这也是为什么李乘风出生十几年后李将军才回家得知关于李乘风娘俩的一切。
李将军回太原之后,太原的事皇上怎么会不上心,暗中有很多眼线给圣上汇报。
李将军虽然安分,一切听从朝廷的安排,可是大儿子李集深受爱戴,甚至到了太原百姓只知李府不知圣上,二儿子更是过分,垄断了赌场和青楼生意,目无大唐的法规,动用私刑,决定他人的生死。
这些在圣上的眼里就是要造反的征兆,但有时同宗亲人,如果冒然下手,不但太原百姓不满,天下人又都会觉得圣上是个暴君,对自己的家人都能下手。
毕竟圣上李世民是怎么上的位,百信心里都清楚。
这些年来,圣上为天下做尽了好事,才在天下百姓心中树立了形象,不能再让手刃亲人的事发生。
所以圣上在家宴上一直在说他的儿子们,李将军也是个明白人,之前听过李乘风的叙述,于是道:“我已年迈,两个儿子为了让我能安度晚年,接管了很多太原的琐事,其实他们也很不愿
意管,大儿子李集喜欢读书,不善于领兵,二儿子李难贪玩什么都不懂,还请皇上派贤人异士从旁协助。”
圣上听了李将军的话,心中道“李将军果然是老某深算,朕的话还没有说透,他就已经帮朕想出了对策,即便是我派人去间接性接管又有什么用,本想着削弱他两个儿子在太原的势力,李将军话又说到了这,我又能怎么撕破脸皮。”
圣上道:“皇叔你这话说到哪去了,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巩固大唐,太原有皇叔坐镇我放心的很。”
家宴过后,圣上赏赐李将军万两黄金,还将他的两个儿子封为太原郡王。
郡王是亲王儿子的爵位,李将军虽然离开长安时为了自保没有要亲王的爵位,但圣上还是以李将军为亲王的名义册封了李将军的两个儿子。
李将军离开后,圣上叫来了丞相魏征,问问他怎么看待李将军。
魏征道:“陛下是怕李将军造反,所以在家宴过程中不断试探,但以微臣之见,李将军不但不会造反,还会为大唐尽职尽责,只是厌倦朝廷中的纷争,所以想安度晚年,但他的两个儿子做的那些事,不单单只是为了银子,他们私下贿赂朝廷的官员,还偷偷招兵买马,看来他们在等,等李将军彻底无心在管理太原,那时候也就是他们造反之时!”
圣上道:“我也已经看出这些,所以封了郡王给他们为的就是安抚,现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一切都是听闻,要是朕冒然动手,天下人又会怎么看朕!”
魏征道:“微臣有一计。”
圣上有些期待道:“说!”
魏征又道:“太子九岁,将来也是继承皇位之人,如果以太子之名义去处理这件事,不但可以让天下人看到太子之才能,还能避免圣上不义之说法。”
圣上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