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班超出塞 > 第二十三章起用窦固雁门换主将袭扰边境北匈奴南犯

第二十三章起用窦固雁门换主将袭扰边境北匈奴南犯

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寒秋凛冽,万木凋零,苍凉的旷野偶有几只野兔出没。

山林万籁俱寂,一队人马从南向北缓缓行进。

突然,路边的巨石之后跳出两人,拦住了行进的队伍。

“站住,来者何人?”

“前面这位是当今的驸马,新上任的奉车都尉窦固,后面是朝廷的粮队,你等是何人,敢拦我们的车驾!”

“我乃北军越骑营的将士,奉校尉之命,前来迎接驸马与粮队!”

“带路吧!”

一行人缓缓进山,山路越走越崎岖,稍不注意,车轮便有毁坏之忧。

运粮的粮官皱眉,口中不禁嘟囔:“这都是什么地方!是人呆的吗?”

越骑营的将士在前头暗暗发笑,却听新上任的奉车都尉窦固说:“好地方啊,崇山峻岭,既能藏兵,又能养兵,易守难攻,正是养兵的好地方!”

耿秉率领诸将在黄龙岭北门迎接,众人一阵寒暄,耿秉将窦固请进山中。

聚义堂的匾额已经换成议事堂,左侧书有对联,上联是戒骄戒躁莫贪酒饮酒误事,下联是勤俭勤劳多操练勿忘耻辱。自雁门失守与来俊事件发生后,耿秉痛定思痛,就此戒酒。而今山上诸营已经整肃,粮草也日渐齐备,耿秉想重整军纪,夺回黄龙岭以北的土地,重建阴馆县,修复雁门关一带的长城。

耿秉的计划是将领会议的结果,但窦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预想。

窦固宣读了朝廷圣旨,圣旨痛斥雁门失守一事,道耿秉辜负圣恩,本应回京述罪,但念及耿秉了解边事,平定吕梁山,解除来俊叛乱之患,减轻处罚,革除雁门太守之职,改任雁门都尉,行雁门太守事,官秩一千石,掌雁门郡兵马。贬郑众为越骑司马,官秩一千石,贬陶嗔为长水司马,官秩一千石。

雁门的败报到了洛阳,明帝大怒,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叱骂耿秉无能。朝中大臣甚为不安,眼下雁门已破,北疆无险可守,若大军趁势南下,月内直抵洛阳。

自公孙述覆灭,国家少有大仗,跟随先帝征战的将军早已魂归九泉,朝中竟无可用之将。明帝事必躬亲,前朝外戚强权,令明帝警醒,除刘苍外,明帝不设将军,以免大权旁落,威胁中央。因朝中没有名将,遇到战事,只能临时选将,选的好了,则明帝有识人之明,若选的错了,势必要吃败仗。明帝再三斟酌,目光投在开国将领之后。

开国将领中,大将军耿弇、吴汉、邓禹、窦融之子中,耿忠较为突出,但耿忠用事不专,不宜设为统帅。耿秉用心甚专,可惜经验不足,如今吃了败仗,不可再用。

这日明帝随阴太后到涅阳公主家赏花,阴太后年迈,与姐姐尽谈花草之事,明帝听之无味,遂到院中走走,不想在院中看到窦固。窦固于回廊下读书,脊背笔直,纹丝不动,好似天神,遂与之闲聊起来。

两人从书说到边塞,从边塞说到匈奴,从匈奴说到雁门,相谈甚欢。

次日,窦固接到诏书,解除圈禁,到朝听政。

窦固被圈禁数年,终于被明帝重新起用,窦固连上三道诏书,陈述平定匈奴之策,明帝以窦固为奉车都尉,到雁门任职。

说起窦固,郑众早有所闻,只是听其人,未见其面。及窦固到任,军中多有不服,认为窦固是凭借驸马身份才在耿秉败军之后任职,属于趁人之危。反观耿秉,虽是兵败,但并未气馁,反而苦练军队。

窦固自到了营中,便发现了这一问题,耿秉虽兵败,但是并未丧失威信,营中将士对其仍然敬重。窦固坐在堂上,道:“诸位久在边疆,既是窦某的同僚,又是窦某的前辈,窦某临危受命,还盼诸位多多帮助!”众人见窦固没有侍宠自傲,心宽许多,表示愿遵从驸马的号令。

清晨,红通通的太阳照在草原,牧民从毡包出来,给牛羊添加草料。羊圈里的牛羊发出咩咩的叫声,牧民梳理着羊毛,开始新的一天。

忽地,一队人马奔驰而来,牧民踮脚张望,想知来人是谁,所为何事,却见那些人拔出弯刀。牧民知道不好,拔掉羊圈的护栏,赶走羊群,用匈奴语呼喊:“有贼来啦,有贼来啦!”周边的牧民听了,都将羊放出,从毡包里出去刀剑,骑上战马,与来人厮杀起来。

西河美稷北五百里,有一处营地,南匈奴薁鞮日逐王师子驻守在此。

“日逐王,丘林骨都侯来报,有北部匈奴兵马骚扰其所部,丘林骨都侯请求日逐王支援!”

“传我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