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几天过去,双竹村正式进入歇工状态。
因为春节即将来临,除夕夜的头一天,王木生给大家放假,并拿出十万元给上工到现在的村民发红包。
虽然领红包的人不少,但架不住红包金额大,整整十万元,每个人都能发到几百上千块钱。
这绝对是过的最阔绰舒坦的一次春节。
那些回村后临时兼职的人自然没有这个福利,他们看的很是羡慕。
有些人干脆合计了一下,在村里给王木生打工,一天两百多,比外面的工厂电子厂给的钱多了不少,还不需要加班,有轮班制,轮到谁就是谁。
而且在家里有自己的房子,住的问题不需要花钱,这能省下不少。
再说说吃的问题,就算干活不管饭,他们自己在村里也有地,一年下来种些蔬菜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钱挣了,吃住问题解决了,一年能落下来的钱足足**万之多。
这要是在外面打工,一年能挣这么多都是个奇迹。
背井离乡,外出闯荡,简简单单的吃喝拉撒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维持的。
没有钱,你连最基本的生活都过不好。
“周嫂,木生在家不,我想跟他商量点事!”临除夕的前一天,村里村民王战军手里提着一箱鸡蛋和一箱牛奶敲响了王木生家的门。
此时王木生并不在家中,只有父母在家忙活收拾。
过年前的这次大扫除,王木生一点忙没帮,甚至几乎没怎么往家里回,就看着他的七彩玫瑰。
主要他也确实不喜欢太多人来烦扰自己。
父母能应付过来的他自然不会出面,除非比较大的事情,关于生意方面的,他才出面解决一下。
王战军是村里最早一批外出打工的人,算下来在外打拼已经超过八年。
孩子也在城里上学,已经算是半个城市人了。
但他这些年过的并不顺心,在城里打工压力大,哪都需要用钱。
孩子上学要用钱,求人办事得花钱,父母生病住院也是钱。
睁眼为钱发愁,闭眼为钱叹气。
他越发觉得自己被生活绑架了!
不过每次心里苦闷烦躁时,他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是非常值得的。
村里那些人思想固化,不愿走出来,生活肯定没有他过的好,好歹他算是城市人,说出来起码有面子。
这次回村过年,其实他心里是带着些人上人感觉的。
大家都没他过的好,他理所应当会成为村里人的焦点。
可现实跟他想象的有巨大差别,不知什么时候,村子已经翻天覆地,他只觉得一切像是梦境。
以前双竹村那条破破烂烂的村路早已变了样,脚下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走起来舒坦的让他脚底痒痒。
松山河边建起了庞大宏伟的仓库,这种代表现代化的建筑,他只在城市能见到,现在却出现在了双竹村,是走错村子了吗?
从双竹村村口,远远能看到后山上羊圈和暖冷建筑的轮廓,山道上人影攒动,热闹非凡。
村民门忙忙碌碌,整个村子都呈现一片生机勃勃,和他几年前的的记忆完全无法对映。
村里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心里却空落落的,一下子失去了回村时的心态。
王战军在村里住了两天,缓过心态,跟左邻右舍一番打听后,便有了今天登门拜访的一幕。
要是能在村里就把该挣的钱全给挣了,想想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王木生的生意已经可以做到不出村就能把钱给挣了,生活还轻轻松松,悠闲自在。
王战军抛弃了城市人最有面子那一套想法,仔细合计下来,在村里给王木生干活非常划得来,所以他内心做出决定,以后就在村里干跟着王木生这个小辈干!
在哪打工都是打工,在家里比外面挣的工资还高,那还瞎折腾啥。
他准备这次过完年就不出去了,孩子在外面上的是全日制学校,定期打钱就行,父母媳妇在家种点田,吃喝充裕。
钱他来挣,轻轻松松养活一家人,一年下来还有不少盈余可以存着,将来给孩子结婚用。
想通这些,他心里那块儿一直压着的大石头轻了不少。
有时候,人纯粹是为了面子才把自己活的这么累。
周小惠看到许久没见的王战军,都是邻里邻居,急忙热情的让进院子内:“来就来吧,还拿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