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殿前演示
皇城,清德殿内被突然宣召来的官员们各自三三两两聚在一堆小声讨论着。
“这都下朝了,陛下宣我们回来做什么?”
“不不知,在下也是一头雾水。不如去问问尚书大人?”
被各种疑问包围的明尚书亦是一问三不知,“不知不知,老夫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你们没发现刘大人家的公子也来了么?”
经过他这般提醒,众官员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角落里与刑部尚书刘深站在一起的刘承麟身上,刘公子身边还有一个陌生的少年。
刘承麟在众位官员心中可不是明靖那纨绔能比的,刑部尚书家的公子那可是人中龙凤,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更是博闻强记。他在晋城四年的功绩让许多京中官员都感到震惊。进京之前那沈家的案子更是让陛下认同了他的实力,不然也不会调他回京,甚至直接让他入了巡查司。虽然是个御史大夫,但也是巡查司的二把手,除了皇帝陛下和蒋佑晨外也再无其他上级拘束,简直就是平步青云。
所以不怪明靖那群公子哥不喜欢刘承麟,只因他太优秀,以至于时常被比较。被他衬托得毫无用处的纨绔们自然恨他入骨。
“我记得巡查司最近在办刘博通的案子?莫不是案子有进展了,陛下让我等也来听听?”
“多半是这样。不过刘博通林江唐山这三人,纠缠不清,这案子不好破啊。”
“呵,唐山的案子无论是否有冤情,都是对皇权的挑战。”明尚书冷哼一声,“今日若刘承麟真在这大殿之上将案情揭开。对了,那是陛下明察秋毫。错了,可就是陛下有眼无珠,识人不清。”
明尚书望着与自己父亲交谈的刘承麟忍不住摇了摇头,“巡查司的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这一个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危险。”
刘承麟并不知晓有人在担心他的项上人头,他正与刘深介绍江流儿的身份:“这是薛姑娘的徒弟,这信件上的秘密就是他们师徒发现的。”
刘深打量了一会儿这不卑不亢的少年随即夸道:“少年可畏,未来可期。”
江流儿脸上这才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话题从江流儿转到了薛红衣,刘深琢磨着这个名字总觉有些耳熟,而且还姓薛。刘深问:“那薛红衣便是你之前提过的仵作?”
“是。”刘承麟点头,“红衣在晋城时便帮了我许多,她很厉害,尸体到她手中就没有找不出死因的。今日本该是她揭开案情的,但红衣顾及自己是女儿身又是仵作,身上肮脏又阴气重,不想污了陛下的眼。”
刘深点点头:“是个心思缜密,周全的姑娘。”
刘承麟笑了:“是啊,我认了红衣做妹妹。”
刘深没听儿子的话,还在琢磨这个名字。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瞳孔骤聚:“承麟,你可听过薛越?”
“这不是薛红衣的父亲么?”刘承麟下意识回答,又惊觉自己父亲的神情不对连忙问,“父亲,怎么了?薛叔叔怎么了?我刚到晋城时遇到人命案子还是薛叔叔帮忙验得尸,后来薛叔叔就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儿。父亲,你认识薛越薛叔叔?”
刘深还未来得及解释,宣官一声尖嗓,“皇上驾到!”
所有官员立马站好跪地,刘承麟拉着江流儿也跪了下来,跟着百官一起三呼万岁。
“起来吧,”皇帝在龙椅上坐定,淡淡开口,“今日让大家来,是为了十八年前唐山一案。这些日子坊间流言甚多,想必各位爱卿也听说了不少了,流言内容也都清楚了吧?”
文武百官低垂着头长着耳朵听着,却无一人回答。但他们明显能感觉到皇帝落在他们身上的视线。
“行,不是早朝你们就都不说话。”皇帝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今日就都给朕闭嘴。”他话音一转,看向底下站着的刘承麟,“刘爱卿,听闻你今日要给朕解密,来吧,朕等着呢。”
“遵命。”
刘承麟应了一声,招来小德子跟他耳语了几句,不一会儿大殿里就摆上了桌案,桌案上按照刘承麟的要求放着笔墨纸砚。
刘承麟从袖口抽出一本书摊开来,对他父亲刘深道:“父亲,能否请您帮麟儿将这书页上的内容写在这纸上?”
“可。”刘深没有拒绝,接过书后便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照着书页临摹起来。刘深也是文官,一手正楷格外漂亮,不一会儿就将整页书给临摹了下来。他放下笔退到一旁,“好了,接下来你要如何做?”
“接下来让我这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