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最终又被日本人打了回来,现在已经从全国各地调兵了。许兰秋一知半解,理不清楚。她想要是姐夫大哥或大伯任何一个人在,必定能给出很清晰的答案,将眼前的时局分析透彻了。大家一阵唉声叹气,诺大一个国家却干不过弹丸之地的日本,任谁都不会觉得好受吧。
果然,此后沿途隔几天就能看到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的援军,许兰秋和所有人一样热烈欢呼着,心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英姿勃发,步伐整齐,行动快捷。许兰秋想这样的军队无论如何该不会打败仗的吧。这个念头刚一萌发就被另一个声音打破了,那是姐夫和大伯的讨论,许兰秋虽不能完全弄的透彻,但大抵意思是咱们的武器装备比日本人差的不是一截两截,心中便隐隐为这些年轻英俊的士兵担忧,总觉得该说些什么话鼓舞他们却说不出口,人群中却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大声喊着:“我爱你们!”大家回头一看却是个女学生模样的小姑娘,一阵哄笑,另一个女孩子更是大胆,直接说:“打了胜仗回来嫁给你们。”说到最后的时候终究脸薄,躲到人群后面去了。士兵们有的抬头微笑示意有的仅仅是匆匆一瞥。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花季少女的赞叹和欣赏,上海的同仁正在大熔炉中经受拷打,他们没有权力驻足。
许兰秋心中生出一股激动,两个女孩子喊出了她的心里话。她其实一直渴望能嫁给像姐夫大哥那样金戈铁马的人,而不是像现在去到上海的某个帮派头目的深宅大院当中。想起上海未来的夫君,许兰秋突然心生厌恶同时又有些隐隐担忧:不知道这样的境地他们在做什么,是否也会像这些男儿一样奔赴战场与日本人一决生死。她只觉得他比不上路途所遇士兵中的任何一个。
许兰秋看着许多过往的难民和绵绵不断的军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决定不回广州了,等战事平息找机会去上海。
除了放不下脸面,不想精心策划的出走就此夭折而灰溜溜回家外,更多的是好奇心驱使,想就近多知道上海的战况。近几天跟着逃难的人群,许兰秋已经弄清了是淞沪一带要和日本人正面打起来了。许兰秋虽然生在革命志士辈出的许家,但本身对于时局漠不关心,总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如今自身卷入当中,再也不由得她置若罔闻了,她想看看日本人究竟是怎样的。此后她曾多次为当时去到上海的决定后悔,却从未为留在江浙的想法遗憾。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许兰秋早已经被连日逃难折腾消磨的疲累俱加,便决定找个当地的人家要口水喝,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洗漱一下,她记得当初父亲在外跑赤脚生意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大概是战争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原本担心留在江浙找不到去处,不想第一个徘徊的门口就有人送稀饭给她喝,心中一阵温暖。
远处的天空不时还能看到盘旋而过的战机,听说是咱们的,还炸了日本的舰队。大家听了都觉得解气,心中生出希望,也不管逃难人群中消息不通如何能作准。只是大家都这么说也便有些一厢情愿的信以为真了,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人自我安慰的能力。
(三)凄凄路途,辗转烽烟(2)
过了些时日,路上遇到的军队越来越多,远处天空中飞机的盘旋声也越来越密集。有时甚至会掠过许兰秋们所在的上空边缘,这个时候她便会和大多数一样迅速闪开躲到安全的隐蔽角落。一个多月来的磨砺,类似的求生技能她早已经驾轻就熟了。
这个时候也是大家相互集合各通消息的时候,就像冬天乡间在屋顶或空旷干燥处晒农物一样,各自将自家有的都抖落出来。
这期间许兰秋听了许多关于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
日本的出云舰似乎很是重要,许兰秋刚到苏州的时候就听大家都在谈论空战的细节,也看到过飞机在上空盘旋的情景。后来就很少看到了,据说是咱们的飞机有限,炸一架就少一架了,但是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飞行员也很勇敢。据说一个叫梁鸿云的飞行员在飞机上中了两弹,临死前还坚持将飞机安全降落在虹口机场。轰炸日本指挥部的时候一架我们的飞机被日本高炮击中,飞行员拖着浓烟的机身俯冲到出云舰。有个中国飞行员落到了敌人地盘,还用手枪打死几个日本兵后自杀。连上海滩的暗杀大王王亚樵都参加到抗日了,还派部下去炸了日本的引以为豪的出云舰。后来听说作战总部就在苏州,张治中冯玉祥这些将领都曾来此,许兰秋心中生出激动也倍感安全。她虽不通政治,但这两个人的名字却是如雷贯耳,光是从姐夫和大伯的谈话中就听到过无数次。
不过也有沮丧和遗憾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