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一块儿,耳濡目染,也会唱好几出。意犹未尽,再唱另一出:
“只杀得刘关张左遮右挡,俺吕布美名儿天下传扬——”
李盛天听了,过来,拍着志高的肩膀:“志高,你还真有点儿猫儿佞,小聪明。”
志高不好意思了:
“不不不,我是口袋布做大衣——横竖不够料。”
“你不跟一跟?跟跟就上啦。”怀玉道。
“我?唱戏就是唱气。每回发声动气,动了丹田气,我就饿了。不如学鸟叫,学鸟叫还可以挣几个大子儿。”
正说着,那边又来了一伙人。
有男有女,大概六七人,由一个个头不高的精悍的中年人领着,分头练习。地方空阔,也就分成几组了。
两个年青男孩,十七八岁的,跟着那中年汉子练摔跤基本功夫:举铃子、倒立、翻筋斗……然后二人互相撩拨。
生死桥 [贰](3)
中年汉子在旁指点:
“给他脚绊子,对,你还他几个‘插闪’,下盘,下盘,来点劲呀!”
另外两个女的,在抖空竹。
空竹是木头制成的,在圆柱的两端各安上圆盘,两层,中空,边镶竹条,上有四个小孔,用两根竹竿系上白线绳,在圆柱中间绕一圈。两手持竹竿抖动,圆盘就旋转,抖得快,旋转得也迅速,从小孔发出嗡嗡的声音来,洪亮动听。两个女孩把空竹抖出些花样,扔高,急接,倒有点名堂。只听她俩在扬声:“猴爬竿,张飞骗马,攀十字架——”
还有一个中年妇人,梳髻的,一个人在远处练双剑,长穗翻飞着,看来像是汉子的媳妇儿。她身旁的女孩,身子软得很,在倒腰,倒成拱桥,头再自双腿间伸过来一点,伸过来一点……
怀玉问李盛天:
“师父,这一帮子人不知道是干啥的?从前也没见过。”
“对。”
“都是练把式杂技的呢。”志高道。
“说不定也是来此讨生活的。”李盛天跟怀玉道,“不是说‘人能兴地,地也能兴人’么?”
“我在天桥也没见过他们呀。”
“今儿不见明儿见,反正是要碰上的,也总有机会碰上的。”
那伙人练了几趟下来,也一身汗,便一起到陶然亭那雨来散茶馆去。
“雨来散”,其实是摆茶摊卖大碗茶的,借几棵柳树树阴来设座。
志高蓦地一扯怀玉:
“怀玉怀玉,你瞧。”
“瞧什么?”
“那个女的——”
顺志高手指,那伙人已弯过柳树的另一边坐下来了,参差看不清。
他们围着一个小矮桌,桌上放了几个缺齿儿的大碗和一个泡茶用的绿瓷罐,外面还包着棉套。瓷罐里已预先泡好茶水了,不外是叫“高碎”或“满天星”的茶叶末罢了。
姑娘提了有把有嘴的瓷罐,倒满了几大碗茶。太热了,晾着。几个人说说笑笑。
李盛天见怀玉分了神,有点不高兴。志高见他脸色快变确青了,只好这样地兜托住了:
“人家一个女的也练得这般勤快,你看你,不专心。”
乘机挑唆,睨着师父加盐儿。
“李师父,我替你看管怀玉去。”
师父临行对怀玉说:
“怀玉你要出人头地,非得有点改性不可。”
怀玉觑李盛天和几个师兄弟的背影远去,便骂志高:
“神是你,鬼也是你。”
志高不理他,忙朝“雨来散”茶馆瞧过去。这种茶摊儿,风来乱雨来散,茶客也是呆一阵,不久也散了。
不等志高说话,怀玉也看见一个影儿,随着众人,三步一蹦,五步一跳的,辫子晃荡在初阳里。
是的,那长长的辫梢,尾巴似的,一甩一嗖,就过去了。
怀玉与志高会心一望,不打话,走前了两步。
但见人已远走高飞,怎么追?追上了,若不是,怎么办?若是,她忘了,怎么办?若是,她记得,又怎么办?——一时之间,想不出钉对的招呼。
而且,多半也不是的。
志高回头来,望怀玉:
“上呀,别磨棱子了!”
“爹等着呢。你今天上场呀,你都搭准调儿了吧?”
“——呀,老子得上场了。”
二人盘算着时间,到了天桥,先到摊子上喝一碗豆汁。小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