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万般皆是命
温知泠的眼睛时不时左顾右盼,一别经年,两位太后的容颜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唯一的不同,是眼中的那一抹孤寂与惆怅又浓了许多。
在温知泠的印象中,太皇太后待她还算可亲。毕竟,那个真正的温知泠,是她的亲外孙女。至于锦太后,她是温庭兰的生母,为人端庄娴静,平日里与温知泠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除却一些凌乱的回忆,这里没有半分点能勾动她心弦的地方。
一个表面和谐融洽的家庭宴会,偏是只有邻座间的几声私语,亦或是安静无声。气氛委实令人发窘。温知泠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坐如针毡。
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太皇太后邀温知泠陪她到花园里散散步。温知泠难得解脱苦海,没有犹豫便跟了出去。
走近太皇太后的身旁,她才瞥见这位外祖母两鬓的花白。即便如此,她身上的那一股高贵的气质,依旧没有褪去分毫。
算一算,外祖母也快七十了。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不舍宽容。
“泠儿是不是也觉得,待在那里头难受?”太皇太后的眼睛里,盛满了这深宫给她的寂寞。
“也不是太难受。”
太皇太后听闻她这个回答,微微一笑,说:“你还是如同从前一般,始终学不会圆滑。”
温知泠礼貌地笑了笑,没接话。
“自从你去往燕祈之后,这宫里就少了许多欢声笑语……从前哀家还总嫌你不得体,如今却怀念起来了,终是皇祖母老了……”
“不会,皇祖母年轻着呢。”
太皇太后对一旁宫娥使了个眼神,宫娥便自行退下了。
“泠儿,你最近跟长晏怎么样了?”避开宫娥之后,太皇太后悠悠问她。
她随口道:“一切安好。”
太皇太后点点头,一脸深意,说:“当年你执意要嫁到燕祈,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大昭,你恨长晏吗?”
温知泠没说话,不点头亦是不摇头。
太皇太后:“恨是能被理解的,若是说一点都不怨,只怕是矫饰。但是泠儿……你如今既已嫁作长晏的妻,旁的还是莫要再思量的好。”
温知泠觉得,大概所有人都以为,她当年心里装着的人是顾渊。
她点点头,“泠儿明白的,还请皇祖母宽心。”
“你还记得先帝当年与你说的那番话吗?”
温知泠记得,当年温耿与她说过,温长晏这一世有两件事绝然不能做——一是不可有反叛大昭之心,妄想谋权篡位;二是不能私下与顾渊为敌,暗中作乱燕祈。否则,大昭必遭灾祸。
“泠儿记得,皇祖母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事情?”她问道。
太皇太后沉沉地叹了口气,说:“哀家看长晏最近是愈来愈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做事飞扬跋扈我行我素。上回为了割地一事,就差些大闹朝堂。”
温知泠知道,太皇太后虽然一向不问政,却免不去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这几个孙子都是手心手背的肉,她也没有刻意偏袒谁。尤其是如今,她的几个儿子都已经不在了。
“你也看见了,如今他们这几兄弟坐在一起,都恨不得背对背……倒也是难为了几个女眷,左右不是。你切莫以为,哀家说这些话是在偏袒陛下。”
对于保家卫国的温长晏,太皇太后其实更多几分心疼。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于他的为人处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曾过多干涉。毕竟已是半截身子埋了黄土之人,许多事情都看了个通透,便也褪去了年轻时的强势。
饶是谁都能明白,若是没有当年那件丑事,论能力论德才,没有人比温长晏更配称王。
可叹万般皆是命,半分不由人。
“泠儿能理解皇祖母一片苦心。”
对于这位外祖母的的不易,温知泠倒是有几分悲悯之心。平头老百姓要撑起一个家已经不易,何况是她一个未亡人。她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孙,在权谋里勾心斗角。
这种手心手背尔虞我诈的戏码,一看就是一辈子。
“懂事的孩子,你能理解最好不过。哀家更是希望,长晏能放下心中的恨。”
温长晏恨谁?无疑是温耿。
一说起温耿,温知泠又想起来他在自己长子身上种下的蛊。
“皇祖母,先帝的那个巫蛊术,以及那个诅咒,确实没有半点虚假吗?”温知泠问道。
“确实是真的……”太皇太后颇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