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大外甥的功课,忽地在哲学课本上看到一句话,“万事万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联系亦能创造联系。”俞先生沉思片刻,豁然开朗,疾步走到半月桌的电脑前,给董升升发讯息:“帮我查查毓山天文台的新近研究项目,挑个最花钱的,联系沈轩翥台长,以垂虹资本的名义给他们捐款。”俞先生愉悦地坐回矮塌上,得意地查看邮箱里的本月个人理财报告,盯着屏幕上那群欢快的“0”,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胸有成竹。
俞先生忽然想起雷妮对他唯一的教诲——“人其实可以不做任何迁就地生活。”她从来不说“如何”,以至于他以为那不过是庄周口中的“无待”般的虚无缥缈。而如今,倘若再加上“极端有钱”这个基础,他似乎开始觉得那是可能的了。董升升才提出邀约,沈台长便亲自电话联系俞先生,感谢之余,表示一场正式的捐赠仪式是少不得的。俞扬虚推说行程繁忙,沈台长果然说,时间安排可以由他决定。“我听说贵台下周要在毓山举行一场对外开放的交流会,很是受瞩目啊……”俞扬狡猾地拉长声音,“您也知道,我本人并不是好虚名的人,但这次毕竟是公司层面的决策,如果捐赠仪式能在届时举行……”沈轩翥愣了片刻,连忙道:“那当然最好!那当然最好!”董升升旁听着,丝毫摸不清头脑,俞扬亲临现场,究竟是谁给谁带关注度啊!
隔日放出新闻,俞先生的社交网络账号下一派雀跃,可惜俞先生的手机常年栖身在沙发缝里,只有董升升隔着重洋为此忧心劳神。接下来俞扬收到各路亲友师长的轮番提醒,叮嘱他千万注意安全,俞扬想起半月前俞柳的询问,微眯着眼思索片刻,在助理小组幽幽发出一张《最后的晚餐》,董升升毛骨悚然,立马前来负荆请罪,“老板,我这不是太紧张你了嘛。你向来不太知道自己的新闻流量是什么状况,我怕你被饿虎扑食……”
“那上次又是怎么回事?我姐是怎么连我最近读了什么书都知道的?”
“那是俞教授主动问的。”
俞扬抱臂而坐,怀疑地审视着屏幕上一张憋红了的脸,董升升咬牙顶上他的目光,俞扬不再向他施压,淡淡道:“下次你不必这么做了。放心吧,内场活动是半封闭的,我心里有分寸。”
到了下周,去毓山的路上还是不免遭遇了一番围追堵截,不过俞先生的地位毕竟已颇令人忌惮,那群人到底不敢逼得太紧。与沈台长寒暄一番,被请入内场,俞扬的目光遥遥捉住一个身影,那个人也望过来,俞扬对沈台长道了声“失陪”,沈轩翥料想他是遇见了熟人,便摆手示意他随意。
俞扬顶着后梳的额发,穿着定制的西装,稳重地向常周靠近,可是空调的风好似都在往脚底吹,使他越走越轻快,他有些无奈,又忍不住唾弃自己,不知为什么,忽然变成一只开屏的公孔雀。发觉对方偷偷抿嘴,俞扬问:“笑什么?”
常周干脆笑得眼带桃花,“没什么。见惯了你的宅男模样,有点不习惯。”说罢又问:“你怎么会来?”
俞扬被他注视着,暗想也许这双眼睛就是问题所在,一笑起来,自己就仿佛浸入了柔情蜜意的水里。手心隐隐发痒,想要替他遮住。口中只简单解释是来参加捐赠仪式的,目光转向常周身边的年轻女性,礼貌地问候:“这位是?”
常周为他介绍:“这位是毓山天文台的研究员,我的朋友,向希微博士,毕业于美国m……”
这位女士将乌黑的长发简单系在脑后,穿一身不露锋芒的淡色裙装,素雅内敛,好似一株不必靠重瓣叠蕾吐露芳香的兰草,与常周的气质十分搭调,平白叫俞扬想起江为那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来。俞先生欣赏之余妒意横生,连对方是自己的校友都未曾注意。向希微浅淡地笑了笑,与俞先生握过手,向常周道别:“教授差不多快到了,我得去接待他了。我的室友月底出国,大概两周以后能把房间空出来。你打算搬过来时提前告诉我,我把钥匙给你。”
常周稀里糊涂地应着好,不知她为什么又把刚刚说过的话重提一次。
俞扬感到心里有一缸酿坏了的酒,但又不愿太莽撞,于是试探道:“向小姐没有伴侣吗?你和她同住会不会不方便?其实我——”心下一横,干脆道:“其实我可能不久就会回美国,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真的不必太着急。”
“希微也是单身。不过,我也在担心会给她造成不便。虽然我们从前也不是没有同住过,但那时毕竟是在国外。”常周烦恼地摇摇头,“我看我还是拒绝她比较好。”
俞扬皱着眉,强忍着不去逼问他“同住过”是什么意思,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