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则家亡,先前内乱时候的景象,难道你们都忘了?”
“不错,小的还是信得过摄政王的,先前诗文大赛,写废皇子姜昕薇的过错,摄政王说只要写了便有钱拿,那一次,你们可都是领了银子的,可见摄政王不会言而无信。”
“买也可以,不过少买一些,有利息拿固然好,无利息拿也亏不了多少,大不了就当那钱打了水漂罢了!”
“正是!”
“正是!”
这样的思想在禹国各地都能听到,表达的担忧大同小异。
反应在账目上,便是国债发行之日,门可罗雀。
达官贵人,侯门巨富并无多少人来买,即便来买也不过二三百两,四五百两的银子凑个数目,免得摄政王面前说不过去。
各地的银两汇聚到朝廷来,举国上下收了不过二十万两银子。
令狐兰看着户部递来的账目,忍不住笑了。
这些银两看起来不少,实际上却只够二十万兵马一个月的饷银,连买粮食,运送武器的钱都不够,如何打仗?
虽然早就预料到会少,但是也未曾想过如此少,看来非得上硬的不可。
户部的官员是个忠勇老臣,带头买了一万两银子,她颇为感慨道:
“启禀陛下,启禀摄政王,国债发行之日,收到最大数目的银两,是一个老人家,拿出毕生积蓄五百两买了国债,其余人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看来天下糊涂之人不少。”
令狐兰点了点头,开口道:“以朝廷之名,赐那老丈一块匾额,就写忠勇报国四字,此外,赐银五百两,债券仍旧归他,三年后连本带息的还给他!”
“臣遵命!”户部官员应下,声音里透着庄重。
另一名官员道:“启禀摄政王,如今国债发行不利,这打仗的银子从何处而来?”
令狐兰笑了笑。
“既然借不来,那便抄家!”
户部官员心中一凛,暗叹一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是!”
正文 第675章 千金之子 (31)
第二天。
朝廷里又颁发了一条政令:近日,接到前方线报,朝中有巫水国奸细,意图乱我朝政,如今战时,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特准允朝中上下可风闻而奏,若有异动,可直接上折子启奏摄政王,一经查实,重重有赏。
一下子,朝臣们都慌了。
“风闻而奏,这不是捕风捉影吗?”
“不错,风闻而奏便可不讲求真凭实据,哪怕凭空听来一句话也可以上奏摄政王,这是要弄得朝廷上下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