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快穿之重生妃仙 > 第 79 章

第 79 章

是要不惜余力地收拢的。可惜陈宫执意不原谅自己,和自己走向了对立面。

曹操唯有苦笑了。

郭嘉知道曹操的心情,就劝他道:“孟德你也不必太过惋惜和担心。公台本来就和我们的理念不一样,道不同自然不相为谋。你们之间的心结,以后就慢慢化解吧!依我看,王司徒仍然会重用我们的。改日我们再向司徒府拜访一次,把当时的情况再解释一下就好了。”

郭嘉没有说出口的是,解释了其实王允心中也会对曹操留有一个问号的。但是在短期内,他一定会好好用自己这些人的。等到以后他们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朝堂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王允对自己这些人的态度也可能调整。但是王允也是文人,和陈宫是一类人,所以也会在心中始终留有一丝警惕。

这点警惕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作用,但是遇到曹操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了。但是一切都有变数。王允年纪很大了,说不定到时候他就已经不在了呢!即便他留下了什么后手,以自己的才能十有□□也是能够化解的。所以,郭嘉不认为这件事需要分太多的心。

到时候见招拆招就好了。在谋之一道上,郭嘉自信没有谁会让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第58章 貂蝉的别样人生(二十六)

王允到最后安排曹操进了吏部,荀彧进了户部,郭嘉本来以体弱推辞了授官,但是半年后王允见他身体好转,硬是要授官,他就请求把自己安排在了礼部。陈宫如愿进了御史台,负责监察朝堂上下的所有事物,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几人在大汉后期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操所在的吏部负责官员的提拔任用。汉朝选拔官员,必须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借着朝中人才紧缺的现状,改变了固有的用人模式,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用人唯才,罗致中下层人物,提拔任用了一大批贤才。他还联合其他部门的中央官员,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制政策。印证了他小时候某奇人异士对他的评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前半句。

荀彧在户部进行改革,推行屯田制,替代传统的自耕农作业方式,得到了吏部官员的大力支持。这个政策立竿见影,很快就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多年社会动荡引起的粮食问题,使各地农官兵田,阡陌相属,鸡犬相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郭嘉在礼部得了个清贵职务。他的身体向来不好,确实不宜太过操劳。另外他来礼部也把自己从权力中心摘了出来,能够客观地观察这个国家的发展。当他觉得国家发展日趋稳定,不会再产生较大的动乱后,也就安下心来好好为大汉恢复生产和和平而努力。他向皇帝提出了好些治国良策,并游说百官,削弱诸侯势力,并自荐为吕的军师,跟随他征讨不听中央号令的诸侯,留下了“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称誉。

陈宫以自己的秉正刚直成就了一代贤臣的美誉。他在朝中不结党、不营私,心思通透、眼光锐利,对朝中大小官员严格监察,对犯案者毫不留情,有了“陈青天”之誉。

王允比前世多活了十年,在皇帝十余岁,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部分政务的时候与世长辞。王允为大汉操劳了一辈子,他去世的时候朝廷之中人才济济,诸侯势力已经得到打压,只待陛下再过几年就可亲政了。所以他离世的时候是很安心的。他死后被皇帝追谥为“忠国公”,这也是对他一生操劳的最好的告慰。

吕布以护国大将军的身份执掌全国兵权,对内消灭二袁、刘表、马超、韩遂、孙策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最终实现了大汉军事上的稳定统一,立下了盖世功劳。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汉朝晚期的军神。

因着皇帝是由王允和吕布共同护持着长大的原因,皇帝长大后依旧对吕布多加信重倚赖,没有出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局面。吕布只管兵权,丝毫不染指朝政,安安宁宁地做自己的护国大将军,晚年被封“靖国公”,荣享一世。

大汉晚期经过董卓之乱后,在朝臣的共同努力下,在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反而出现了一个人才辈出的辉煌盛世,让大汉国运足足又延长了百余年。

各诸侯军和外族兵马平定后,吕布就交了虎符,还想要辞官,一心想和貂蝉关起门来过小日子。但是皇帝怎么都不同意,到最后跟吕布说,你可以不用上朝管事,但是每个月还是要到兵部去晃两天,不要让他们出什么大的差错就好了,其他时间都可以随意安排。吕布百般推脱不下,就只好同意这个折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