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他心中对韩信更为忌惮了。
以前两人的利益一致,倒是也算上下相得。现在变成了利益的对立面,就有点不好相处了。
不过刘邦有自己的优势。他的皇位是义帝禅位给他的,得来的也算光明正大。他手下的张良、萧何、夏侯婴等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打仗上不一定比得上韩信,但是其他方面也是绰绰有余的。加之老百姓遭受多年战争,正是人心思定的时候,能不打仗,都不希望会打起仗来。所以在制约韩信方面,朝野上下倒是都很团结。
本来功名利禄就具有两面性,没有人可以只享受它的好而不用遭受它带来的风险。韩信在被贬淮阴侯的时候,没有一个大臣帮他说话的,他没从这件事中看到背后的危机,不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反而对刘邦产生了怨气,还在公众场合随便表达。这不是让刘邦对他更不放心吗?
“侯”的爵位虽然比不上“亲王”,但是能给他和刘邦之间留出一个缓冲空间啊!没见张良就在“留侯”的位子上过得挺滋润的嘛!张良虽然不亲自带兵打仗,但对大汉的贡献可一点都不比韩信少啊!
吕雉虽然觉得韩信这样被收拾了有一点点可惜,但也只是觉得可惜而已。路都是自己选的,她也不可能帮韩信对付自己的老公去。毕竟刘邦年纪也大了,这江山是要留给自己的儿子的,她没事干去帮助敌对势力的人干嘛?让他以后有机会威胁到自己和儿子吗?如果今天她处于刘邦的位置,也不会放过韩信的。
韩信的事情交给刘邦头疼,吕雉在自己的长乐宫中悠哉悠哉地筹划乐儿的婚事,再想想盈儿的亲事。这天清早她正打算去御花园的荷花池边散步,侍从们禀报戚夫人又来造访了。
这已经是她连着第五天来了,之前几次吕雉都没见她。没想到她还挺契而不舍的。吕雉想了想,让人把她放了进来。
“妾身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多日不见,戚夫人显得懂礼多了。她穿着湖水绿的银线绣缠枝宝相花束腰长裙,外加一条烟青色交领对襟宽袖褙子,头上也只插了一根银簪,看起来清净素雅,而又本份。
吕雉不知道她怎么突然乖觉起来了。戚夫人一向都喜欢穿粉蓝色显年轻的打扮,看起来朝气蓬勃,随时随地都在跟人表达着“我很年轻”的感觉。当然,这个对象主要是吕雉。今天竟然穿得这么恰当,难道是对自己有所求?
吕雉心中略一思量,就知道戚夫人这一出肯定跟最近刘邦没入内宫有关。自己是皇后,没有皇帝召见,也可以四处走动,去御书房等地方看刘邦。可是其他人就不行了。即便戚夫人是除了自己之外,这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她也不能四处乱跑。刘邦不进后宫,她即便有再大的魅力,也没处表现去。也就是后宫妃嫔的悲哀。
然而吕雉可不会同情她。前世的原主不是没有想过与戚夫人握手言和,她的“夫人”的位份还是原主主动跟刘邦提出来封给她的呢!可是她依然一步一步把吕雉母子三人往死路上逼。
这一世吕雉根本就没管她,刘邦说要封她为“夫人”的时候,吕雉还以她出身太差为由推辞了几次。到最后她真的被封为“戚夫人”,已经是刘邦做了一年多皇帝以后了。两人的关系虽然算不上好,也没有比前世里更坏(因为一直都很差)。反而因为吕雉地位稳固的原因,戚夫人有时候还不得不委屈地低下她“高傲”的头颅,求吕雉一些小事情。
这不,今天她这么乖觉,不就是想从吕雉这里打探刘邦的消息吗?
“哟!这不是戚夫人嘛!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是谁说的,这辈子都不再踏入长乐宫一步的呀?怎么转眼就把自己说过的话忘了?”
吕雉对自己右手侧的青篱使了使眼色,青篱就会意了,拿腔拿调地讽刺起了戚夫人。
“妹妹年轻,不懂事,还望姐姐见谅,不要跟妹妹一般见识!”戚夫人臊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还是硬着头皮服软道。
吕雉坐在长榻上,当做没听到,拿起一只翡翠玉杯,在手中把玩。
“年轻?不懂事?哎哟戚夫人,不是奴婢没大没小,您觉得自个儿有多年轻啊?您今年二十六了吧?您这个年纪的女人,有很多都开始考虑子女的婚事了,您还说自己年轻?那刚及笄的姑娘算什么?”青篱拿腔拿调地讽刺她道,“六皇子也七八岁了,您再这么‘年轻’下去,怎么养得好皇子呀?”
“年轻”这个词,一向是戚夫人用来讽刺吕雉的。因为吕雉比她大十五六岁,虽然她确实不是小姑娘了,可是在吕雉面前,她永远占据着年龄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