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怎么回事,在这个关头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自己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出决定。只能跟他们慢慢再谈了。
单凭申侯手中的这只军队,攻陷镐京倒是可以,但是占领天下就不容易了,其他的小诸侯联合起来对他群起而攻之,最后的胜利者还不一定是谁呢!
既然没有把握叛乱成功,申侯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回京封王这个稳妥的决定。封王之后,他的权势比以前还要大的多,声望会更上一层楼。至于纂国的事,可以徐徐图之嘛!这是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这样想着,申侯回京的速度就加快了一倍。
周王率领文武百官亲自迎接申侯,给他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申侯没觉得有任何不妥,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也乖乖地交出了调兵的虎符。
大军都留在镐京之外,除了主要将领和限定数量的亲兵外,其他士兵不能进京。既然回了京,申侯再把虎符在自己手中多攥两天、少攥两天的意义就不大了。还不如先乖乖交出来,把封王的事情搞定了再说。
周王没有在朝堂上说封王的事,也没有在庆功宴上说。而是在庆功宴之后单独把申侯和几个跟他亲近的大臣叫到了内殿,说了这事。
“封王不是小事,申侯身为国丈,功盖天下,我们大周也许久未封王了,要好好操办才是。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好好筹备这件事吧!别的事情先交给其他人,我就不给你安排别的事情了。”
周王满面和煦之色,对申侯体贴地道。
“陛下,微臣不敢偷懒,愿意为国效力……”申侯并不想卸担子,卸担子就意味着权力的减少。
“爱卿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封王之后,你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大周需要仰仗你的地方就更多了。到时候你可不要嫌麻烦才是!”周王看起来对申侯这个老臣心疼不已。
“那好吧!微臣听从陛下的安排。”申侯听周王当着几个大臣的面说还要重用他,也就放下了担心被趁机架空的心。毕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周王都还不知道他的真正心思。
“申侯与王后很久没有见面了吧?她在西宫设了宴席,你去看看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