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安妮,叫嚣的最欢的一家。
为了博取眼球,刺激销量,这样的媒体全无半点节操可言。
要知道,在安妮参演《梦中婚礼》,成为华纳电影女主的消息刚传回国内时,《南方时报》可是拍马屁拍的最响,言谈间最谄媚的媒体呢。
安妮的粉丝们极为不服。
公众心里也不太舒服:看着华语明星在国际上受欢迎,大杀四方才爽快,人家第一次到好莱坞拍戏,演小制作也正常吧,何必把安妮踩到脚下奚落?
按老一辈的观点,这种时候,华国的观众正该成为安妮的后盾,用票房说话,证明好莱坞电影公司轻视了安妮的实力——不抱团对外,还拼命扯安妮的后腿做什么?
“脑子有病吧,是不是曾颖买的水军?我记得她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宝岛金马奖红毯,坐在轮椅上吧?”
“拿了13个奖的华语影后,要去给好莱坞20多岁的嘉利·梅尔文配戏,才能参与进所谓的好莱坞大制作,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骄傲呢!反倒是安妮一出现在好莱坞就是女主,却成了走错路?”
“我也觉得是某人请了水军,踩安妮捧自己的迹象太明显了。看了《梦中婚礼》的片花,同样是爱情片,感觉和《爱未眠》完全不同……我特么管不了北美票房,管不了全球票房,难道还不能在电影上映时,给华语票房添砖加瓦?握草,谁都别拦着我,等《梦中婚礼》上映,我一定要去电影院怒刷10遍!”
“我们能为安妮做什么,只有贡献票房了!”
“只有贡献票房+10000!”
“一张电影票40,我数了数自己的零花钱,能看20遍耶!”
“今年圣诞节,我不要男友送其他礼物,把礼物的预算,给我折算成电影票吧……老娘连续看一个月行不行?”
行呢,你有钱,你说了算。
……
“媒体的唱衰,反而激发了粉丝们对《梦中婚礼》的执念,现在大家都热情高涨,完全没有意识到,《梦中婚礼》事实上和《爱未眠》是同类型的片子。沈总,您的做法起效果了!”
要不怎么说,沈铭能从经纪人跳到星伦的副总职位呢?
人和人是有智商差距的,像他这样的,只能苦哈哈当着小头目,既要被公司的艺人们挑剔,又要面对上司的高压。没办法,如果换了是他,面对公司的“一姐”忽然被媒体大规模质疑,那肯定是要组织人力反驳——沈铭却选择顺水推舟,任由媒体们大规模唱衰,物极必反,果然激起了安妮粉丝们的反抗!
连围观的路人,都有了愤慨。
只要是不讨厌安妮的人,不免升起一点同情:去好莱坞拍戏又不是原罪,安妮才20岁就能在好莱坞当女主,想起那些在好莱坞折戬沉沙的华语明星,她怎么也算是替华流娱乐争光呀?不维护就算了,还要质疑她,要隔岸观火看笑话,真的太过分了!
“不,这点规模还远远不够,我们能影响的,不过是《梦中婚礼》在华国的票房而已。”
《梦中婚礼》在华国票房大爆,只不过是向华纳证明了安妮在华国的人气。然而这本来就毋庸置疑,沈铭从来没有担心过《梦中婚礼》在华国的票房表现,哪怕是半年内上映两部爱情片,对于安妮的人气来说,远远称不上透支。
《南方时报》说安妮的人气经不起这样的透支,该媒体认为安妮常年霸占热搜榜,是星伦公司花钱在替她买榜,沈铭是安妮的经纪人,买没没榜,他能不知道?
错误的认知,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以安妮的人气,起码能抗住三部烂片,观众才会对她失望!
《梦中婚礼》又不是烂片,半年前才上映的《爱未眠》或许会让观众有点审美疲劳,可眼下媒体一面倒唱衰,又击溃了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就算为了证明他们自己没有喜欢错人,《梦中婚礼》上映,他们肯定会买票观看的。
“《梦中婚礼》和《星球战纪》撞档,华纳不得不在两部电影里有所偏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放弃了《梦中婚礼》,8000万美元的成本,也是一笔钱,华纳不可能任由电影亏损。在收回成本的前提下还能赚钱的话,华纳没理由拒绝!”
沈铭也没想到,他有一天会和段宏万这样的公子哥儿坐下来谈生意。
公子哥也有公子哥的好处,段宏万除了会因为安妮买入valentino高定礼服,让其他普通粉丝都不舒服的媒体报道,自然也会触碰到段宏万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