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却的确得到了消息:《桃花扇》的入围是毫无悬念的。
“评委们喜欢这部电影。”
这是瞿导的原话。
从金马奖的提名就能看出来,瞿逸飞在这种事上从来不吹牛逼。他说评委们喜欢这部电影,那他本人一定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桃花扇》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提名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沈铭也想不到会被拒绝的理由。
《桃花扇》有国际电影节评委们所喜爱的元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国际电影节的包容性,让评委们喜欢能展示民族特质的电影……《桃花扇》根正苗红,瞿逸飞在欧洲影坛那边口碑不错。
而且,《桃花扇》是安妮主演的呀。
虽然电影的其他角色,叶萱、高骏和薛波在电影里的表现都广受赞誉,可他们三个人在国际影坛的关注度,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安妮——安妮正当红!国际电影节也要考虑到关注度,一个没有人关注的电影节,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安妮现身柏林,就是关注度啊!
媒体们以及评论界都想看一看,安妮在拍完票房大爆的《黑寡妇》后,选择拍摄的华语电影是什么样的。
……
“1951年,第一届柏林电影节举行,因为预算和规模,最初只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参加,其浓厚的政治色彩,让它区别于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直到1956年,终于被fiapf接纳,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最终和戛纳、威尼斯比肩,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就是我们习惯说的最佳电影奖项;针对导演、男主演员、编剧、美工、音乐和摄影等个人的奖项肯定,则是‘银熊奖’。”
fiapf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简称。
邹萍和安妮科普着柏林电影节的常识,欧洲那边对华语电影的接纳度较高,国人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认可度也不低,国内的演员和导演想要刷逼格,主要就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当然,比起奥斯卡,柏林、戛纳和威尼斯又不如了。
别看奥斯卡对华语电影的排斥,这玩意儿也不会有人给它们具体排名哪个电影节更厉害,但好莱坞作为电影工业的中心,全世界都认可据此衍生出来的“奥斯卡”。
诺贝尔是科学家的最高认可。
奥斯卡是电影姐的最高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