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犯愁:“郡主你来不是为难下官么?”
李九娘也是犯愁。
“不用你为难。”孙庭耀从外面走进来,说:“叔祖母你可出面为许志国做无罪担保这是律法上有写的。”
可以吗?
李九娘朝魏东明看去,只见魏东明一叹,点了点头:“既是如此,我也无话可说了。”
所谓的无罪担保,需得有足够身份的人给有犯罪嫌疑的人做担保,除了出具担保文书,还得出一大笔钱。好在李九娘不缺钱。
第二天一大早,李九娘便让管家拿了她的名贴去了大理寺,去给许志国做无罪担保。因为是有法可依的,所以办得很顺利,管家很快就回来了。
孙庭耀那边关于赵氏的消息也有了。
“来信了!”孙庭耀突然叫道,在李九娘的催促中他闭目凝神,片刻后睁开眼来,神色古怪的道了一声:“‘小白雾’的娘在高碑店。”
“高碑店?那没有多远。”王骖仿佛觉得“高碑店”这三个字有些熟悉,但没有多想
第120章:血从腔子里喷射出来
王骖问孙庭耀:“能知道具体的位置吗?高碑店也不算小的,找起来也挺麻烦。”
“知道。”孙庭耀说:“就在官道边那个‘冯记茶寮’后面的‘王冬庙’里。”
“你这是副什么表情?”王骖终于发现孙庭耀的表情不对了。
孙庭耀也就是说:“我就是在茶寮那里遇到‘小白雾’的。”
也就是说,“小白雾”的母亲赵氏,曾与他擦肩而过。
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副表情吧?
孙庭耀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又说道:“那赵氏被‘王冬庙’的庙祝囚禁在佛堂下的密室里。”
怎么又摊上了一个密室?
等等,庙祝囚禁赵氏?
王骖瞪大了眼睛:“庙祝是男的女的?”
孙庭耀绷着脸回答:“男的。”
王骖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该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
孙庭耀遗憾的回答:“就是你想的那样。”
……
“小白雾”的娘赵氏竟被一个庙祝当成禁銮囚禁起来了,李九娘和王骖都是半晌无语。
“悄悄的,不要漏一个字。”王骖反应过来,认真的叮嘱孙庭耀,转头又对李九娘说:“我现在就去把人救出来,先在外面收拾干净再带回来。万莫在许家父女那里漏了风声。”
许志国本与赵氏有嫌隙,若是知道她被人当过禁銮肯定不会和她亲近的,到时候怎么救“小白雾”?
所以,保密是必须的!
所以,商量好统一的口径也是必要的。
三个人商量好了统一的口径,然后王骖就赶紧出了门。
有三色助阵,王骖下晌就回来了,悄悄的跟李九娘说:“人已经救出来了,现在在庭耀的那个私宅里。受了些罪,得养些日子才能瞒得过去。”
“回头我给配两剂药,你给拿去。”李九娘说。
李九娘给赵氏配了三剂药,两剂外用的,一个洗澡的时候放在洗澡水里,一个用来外敷伤患处,另还有一剂调养身体的内服药。王骖拿去给赵氏用了,回来说效果不错,三五天后便可带进府来了。
就在等赵氏恢复的时候,魏东明的“钓鱼之策”宣告失败,“桃源山庄”血案是邪修所为的传言不胫而走,皇帝怕引起心心不安,想要尽快结案,要求魏东明以“姚氏心性狠毒,喜虐杀仆从为乐”让姚氏一个人背祸。出于种种考虑,魏东明听从了皇帝的这个指令,判了姚氏一个斩立决。
腊月十七,是赵氏上断头台的日子。赵二丫请求李九娘带她去观刑,李九娘答应了。
为了让赵二丫看得满意,李九娘特意让管家订了号称天下最好“观刑台”的“玉风茶楼”里最好的位置。
到了这一天,晴空万里,暖阳高照。走出门来,仿佛到了春天一样。
自“桃源山庄”案发的那天起到现在,京城以及周边已经有许多天都没有下过雪了,今早起来更是连一丝风都没有。好似老天你也都在等着看姚氏的“好”下场!
上得“玉风茶楼”的二层,在窗前正中的位置落座,一眼便可将整个刑场以及周围看得清清楚楚。
“真不亏你们敢号称‘天下最好的观刑台’啊!”李九娘赞道说:“果然名不虚传,实至名归。”
掌柜客气道:“承蒙抬爱。”
挥挥手,让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