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坦然受之。何氏这样说了,赵梅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就心中怀着感激之心吃了杨玉薇喂给她的粥菜。
因为何氏母女的细心照顾,赵梅儿在大年三十,何老爷子六十大寿之时就差不好了,只是身体有些虚弱而已,但是下地走动,坐着做针线活儿完全没有问题。何府里大宴宾客兼过年,十分的热闹,杨玉薇虽然不能带她同去赴宴,但依然是让厨子给赵梅儿做了桌子丰盛的菜肴,自己去外祖父的寿宴上随便吃了点儿就赶回来陪她,陪她起吃年饭。
其实赵梅儿病好就想跟杨玉薇说,请她送自己去念慈庵的,可是见这会儿过年又加上何府老太爷的六十寿诞,何府上下派喜气洋洋,并且杨玉薇对她又如此好,她倒不好意思提出来了。便想着暂且顺着恩人杨玉薇的意思,等过完年再跟她说罢。
因此她就没有在过年的时候提出来,而是等到过完正月十五,又过了三天才正式向杨玉薇提出来。正月十八的时候,何家的女婿和儿子因为做着官,就都各自辞了何老太爷和何老夫人回到任上了,只留下自己的夫人和儿女继续在何府相陪。
杨玉薇因为赵梅儿巴不得在何府长住呢,便在自己外祖母挽留的时候口答应下来,要住到下半年再回金陵。她娘何氏也想陪陪老母,便也同意在何府住久点儿再回去。本来杨玉薇见赵梅儿病好后直都没有跟自己提要去念慈庵的事,以为她会不会被自己对她的好而感动,而舍不得,就打消了主意呢,没想到在正月十八她又旧事重提,不免十分失望。可是想到自己曾经答应过她,要顺她的意的,因此再舍不得她也没法子,只能同意三日后就送她去。
果然三日后,杨玉薇和自己娘亲何氏坐了何府的马车将赵梅儿送到了念慈庵,赵梅儿如愿见到了念慈庵的主持,杨玉薇的姑姑虚云师太。
那虚云师太请她们去禅室坐下,然后名小尼姑奉上茶后,和何氏母女寒暄了会儿,就问她们为何事而来。因为正月十五的时候何府的妇人们就起来此烧过香礼过佛,当时何氏母女也起来了,这才过去几天就又来了,因此猜测她们可能有什么事情才会再次来到念慈庵。
何氏和自己女儿杨玉薇样对赵梅儿很有好感,所以在赵梅儿自己没有提出来念慈庵时,也就不提,倒希望她能留在她们身边。十五日随着何家老夫人来念慈庵礼佛,就没有向虚云师太提赵梅儿的事。直到正月十八,赵梅儿向杨玉薇提出来后,杨玉薇又对自己娘亲说了,何氏这才答应三日后和自己女儿起亲自送赵梅儿到念慈庵出家。
这会儿见虚云师太问起,何氏便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又把赵梅儿指给她看。不想虚云师太看过赵梅儿却说:“这位姑娘,贫尼瞧你俗缘未了,不合适到我这庵堂里修行。”
赵梅儿听就赶忙跪下求虚云师太,说:“师太,求您收下我吧,我心向佛,愿意今生今世都侍奉佛祖。”
“可是,姑娘,你的确是俗缘未了啊。要是你心里始终有所牵挂,就算你剃度入佛门,也和在俗世之中样。所以,贫尼劝你在进入佛门之前,斩断你心中的牵挂,那我才能收下你。”虚云淡淡道。
赵梅儿是个实诚人,见这位虚云师太竟然能看出自己心中还有所牵挂,不免吃惊。便狠狠心说:“师太,您放心,只要您收下我,我保管在百日之内斩断任何俗世的牵挂心向佛!”
虚云微微笑,接话道:“这位姑娘语气倒是坚决,既然如此,那我就信你回。你可以在我这间庵堂里带发修行,百日后,我自会考你,若是你真斩断了俗世的牵挂,就定会答出我的问题。要是不能的话,那你就请离开我这里,依旧继续去俗世红尘中过日子去吧。”
赵梅儿闻言虽然不晓得将来虚云师太会考自己什么,但这位慈祥睿智的师太能给自己这样个机会,她已经很感谢她了,便立即向她叩首,说:“弟子谢师太能给我这样个机会。”
“起来罢,既然你能到贫尼跟前,可见你我之间也是有缘分的,只是这缘分是短还是长,这又要往后过才知道了。”虚云上前将赵梅儿扶起来,随即叫了自己的个弟子静尘前来带她下去,给她安排间禅房住下,又让静尘带她,教她些初步的佛理等等。
何氏和杨玉薇开始听到虚云不收赵梅儿不免都喜,可是后来在赵梅儿番恳求之下,虚云答应了赵梅儿在念慈庵带发修行又不免失望。直到后来虚云又提了个条件,说百日后考赵梅儿个问题,要是她答得上才收她,遂又存了些希望。特别是杨玉薇是希望百日后赵梅儿最好不能回答上自己姑姑虚云师太的提问,那样她就能回去了。只要佛门这条路断了,自己和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