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兰陵叹息了一声,起身自她身旁走过,素色的衣摆拂过,“母亲为了侯爷的事已经如此忧心了,怎能把如此琐碎之事传到母亲耳边叫她老人家烦心”?
把事情报给管家之后,玉陵院很快换上了另一位管事嬷嬷。
郁兰陵也知道她对宋嬷嬷的处理有些重了,只是她更不想让自己成为郁兰茵攀上谢元折的踏脚石。
想要嫁给谢元折,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想怎么着都行,但要扯上她,不奉陪。
这次对宋嬷嬷的处理对院子中的人也算是个警告,以后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往院子放人了,总不能没了规矩不是。
一箭双雕,多好,解决了一桩麻烦事儿的郁兰陵美滋滋的睡了个回笼觉。
而郁兰茵那边就不一样了,她回到家中之后,自己的院子都没回,就直接跑到了苏碗那里。
苏碗看见女儿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连忙问道:“我们茵儿这是怎么了”?
郁兰茵面对母亲也不装什么,爱娇的挽住她的胳膊,抱怨的道:“母亲,我那个妹妹架子可是大的很,女儿进门等了她许久不说,等人回来了,话还没说上几句,就被嘲讽了一通”。
“而后她便装模作样的说要休息了,可那时候分明还不到巳时,一听就知道是借口,想让女儿下不来台”。
听着女儿的怨愤之词,苏碗拍了拍她的手背,“既然如此,那茵儿以后不如不去定安侯府了”。
想到郁兰陵成亲那天的眼神,苏碗心底到底多了一点凉意,她着实是不想女儿再跟她牵扯到一起。
可郁兰茵不愿意啊,她不想以后只能做一个二流世家的主母,眼看着自己的夫君妻妾成群。
而谢家不仅门第显赫,家族中的子弟亦是鲜少纳妾,是以京中贵女对谢家子无不趋之若鹜。
如今的谢家嫡支只有谢元折一个人,虽说尚在孝期,可盯着这块肥肉的人定然不少,她可是要为自己早做打算。
郁兰茵偏头看向苏碗,目光灼灼,“母亲,我是一定要嫁那谢家公子的”。
苏碗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让女儿心折的那个男子同她的茵儿之间隔得不是一星半点。
一来是家世上相差太大,二来谢元折恰逢定安侯过世,必然要丁忧三年,茵儿今年正好及笄,若真要等上三年,那也要熬成个老姑娘了,那谢元折对她的女儿有没有意还是两说。
看着女儿坚定的眉眼,苏碗还是忍不住又劝了一次,“茵儿,就算不是谢公子,这京都中的俊才依旧不少,母亲好好为你筹谋一番,以后的日子绝不会差了去,怎么就非一人不可呢”?
这些话,郁兰茵已经听的耳朵起茧子了,她听着这些担忧的话,摇了摇她的手臂,小女儿姿态的撒着娇,“母亲,那些人好虽好,可皆不是女儿心之所往,就算嫁过去了,亦不会欢喜,母亲可忍心”?
第13章 第十三章
苏碗拿这个从小就宠到大的女儿没办法,只能想尽办法为她筹谋。
她拉着郁兰茵坐了下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茵儿先不要急躁,若想成事只能徐徐图之。
你如今已经及笄,很多事也该懂了,母亲也不瞒你,想嫁给那样的龙驹凤雏怕是难如登天,再者说你父亲只是个御医,官阶不过五品,可谢元折日后必然是要承袭爵位的,这门第之间的差距便在你们中间横亘了一条越不过去的沟壑”。
郁兰茵了然的点了点头,而后垂目不语。
苏碗叹了口气接着道:“谢家公子之后的三年要为父丁忧,必然不会参与京都中诸多活动,要想接触到他,只能通过郁兰陵,你同她是一家姊妹,合该多走动走动”。
郁兰茵的眼中闪过不情愿,可她也明白,为今之计能接近谢元折的法子只这一个,“多谢母亲教诲,女儿会的”。
“只是妹妹对替嫁一事似乎耿耿于怀,女儿怕……”
这事儿苏碗也没办法,怪只怪先前把事情做的太绝了,以致于郁兰陵心底还在记恨她。
这会儿可不是郁兰陵被百姓唾弃的时候,苏碗自然也不能让郁兰茵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姿态。
“此事容我仔细思虑一番”。
两日后,定国公府的正厅中。
郁兰陵托着杯盏,慢条斯理的啜了一口碧色的茶水,飘摇的雾气随着她的清浅呼吸袅袅向上盘旋,映着细长的眉眼看起来影影绰绰,艳醴的容色平白多了一点空灵,“伯晏叫人请我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迎上她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