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舒服,下意识就不想将这些给母后抹黑的缺点在父皇和蒲秋苔面前表现出来。霸道归霸道,其实小家伙心里也很明白是非对错的。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咬着牙说住的还好,吃的也不错。夏临轩点点头,笑着看向蒲秋苔道:“难怪皇后临终前定要你抚育明儿,听听刚才这回话,比从前就少了些张扬浮躁,这才在你身边呆了半天,就有这效果,将来可不是会更好?”
话音未落,夏东明一口茶喷出来,唬的小丁子忙替他擦拭收拾,蒲秋苔抬头淡淡看了他一眼,方道:“皇上就是要变着法儿安我们的心,也不要说这样违心的话,半天就能看出效果了?那不是我抚育的功劳,大概是用了仙丹了。”说完不等夏临轩说话,便看着他道:“刚刚见皇上眉间似有沉凝之色,可是有什么烦难的事情吗?这倒是奇了,皇上英明睿智,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倒您?”
“你就不能和朕好好说话?一定要这样明褒暗贬?”夏临轩冷哼了一声,面上却没有多少愠色,看向蒲秋苔道:“南越和百盛这两国你了解多少?他们之间是怎么个纠纷呢?”
他这样一说,蒲秋苔便立刻恍然大悟了,点头道:“我明白了,定是南越国上表求救了吧?”说完见夏临轩点头,他就叹了口气,怔怔出了一回神,方淡然道:“这两个小国已有千年历史,上千年就是这样打打杀杀过来的,可说是世仇了。不过弹丸之地,让人看见了都笑话。却不料这样缠斗着,那么小的地方,竟是忽忽千年就过去了,每每中原改朝换代,他们必定依附,到如今,总也依附了十几个朝代吧?呵呵,中原十几个朝代都jiāo替更迭了,倒是这两个附属小国,仍是不倒翁似得摇来晃去,就是不倒。”
夏临轩听了这话,就知道蒲秋苔又是起了故国之叹,若是早些时候难免生气,不过如今知道这人就是这个性子,你就是qiáng扭过来,他心里也要想的,与其暗地里让他生出不知什么心思,倒不如明着说了,不过说一说就完了。因此也不恼怒,只是问道:“这么说来,当日庆朝时候,他们也曾求助过了?庆朝皇帝都是如何处置的?”
蒲秋苔淡然道:“这两个国家也如世间大多事物一般,此消彼长,或是这方qiáng一些,或是那方qiáng一些,但凡弱了,眼看要有灭国之危时,必向君主国求助。历代皇帝也就会派云南驻军帮一帮。只是最近几十年,南越积弱,偏偏庆朝也积弱,皇……前朝皇上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能去管它?也没派兵过去。大概南越如今越发艰难了,见中原大势已定,所以才又来求助的。”
夏临轩听他如此说,眼睛里立刻泛起了光彩,笑道:“既如此,与其让他们两国打来打去百姓遭殃,倒不如朕替他们都平定了,纳入我大名版图,从此让百姓安居乐业,秋苔你说好不好?”
但凡当皇帝的,有哪个不贪图开疆拓土的功劳,夏临轩英明睿智雄图大略,自然更不能例外。只是深知蒲秋苔天性仁慈,最厌恶乱起战端百姓遭殃,所以生怕惹得他又看不起自己,方把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拎了出来。
第九十二章
蒲秋苔看了他一眼,他哪会不了解夏临轩的心思,如今有些了解这个皇帝,倒也不会因为对方这种心思就痛恨反感,知道帝王都是如此。不过仔细想了想,他却还是摇头道:“臣早年游学时,也曾到过云南,听说过这两国的风土人情。依臣看来,皇上倒是别起这个念头的好。那两国地方贫瘠,民风彪悍。就是皇上灭了他们,百姓心中不服,定会再次造反,这在前朝也是有过的,打不过就投降,投降了再反,到底把一个国家将近一半的财政都给拖在那里,最后也不得不放弃,于是南越百盛两国又恢复了国号。如今大名国盛兵qiáng,为了彰显天朝国威,派云南驻军帮一下忙也就罢了。”
夏临轩尚未说话,夏东明便插口道:“既是这样不知好歹的蛮夷之民,又何必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分个胜负不就好了?”
夏临轩微微一笑,由蒲秋苔一番话,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儿子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妥的,然而一个小小孩童,还指望他能有什么缜密的思路?因拿眼看向蒲秋苔,只想听他怎么和夏东明说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蒲秋苔也知道夏临轩定是理清这当中脉络了,有心不说,偏偏那该死的皇帝也不说话,还只拿眼看自己。若是不讲明白,只怕他又要疑心自己只顾着山云明芳,不肯宠爱教导太子,本来这也没什么,他就是不喜欢夏东明蛮横。可万一因此让皇帝又拿那两个孩子出气,岂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