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你说季婈不会做那什么酱,亏大钱了吧?”
邱大河脸上的愁容,深了些。
“哎!”
黄氏叹气:“亏我们还这么信她,烧了这么多陶罐。”
这不是砸在手里了吗?
黄氏一想到,这些陶罐可是他们用银子,去跟人家买的黏土。
心顿时抽疼抽疼的。
邱大河直起腰来,拍拍手。
“哎,估计她也有难处。”
黄氏脸上发愁,可咱家明天,就没米下锅了!
“笃笃笃。”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黄氏放下手中的菜篮子,疑惑的看天:“这时候谁会来?”
门一打开,骤然看到季婈。
黄氏怔了一下,马上惊喜的问:“季婈,你是来拉陶罐的?”
季婈闻言,刚要否认。
骤然,她看到黄氏身后,堆了满院的陶罐。
她当即愣了一下。
季婈没想到,邱家会这么实诚。
她还没给定金呢,就这么着急,烧出这么多陶罐了!
这段日子,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她哪有时间做番茄酱啊?
看着黄氏期盼惊喜到眼神,季婈倏然一笑,改口。
“我是来拉陶罐的,另外还有一个单子,想让大河叔帮忙。”
黄氏一听,来拉陶罐!!!
她瞬间精神了。
热情的迎季婈和谢显华进去后,高兴的朝院内喊。
“大河,大河,你看谁来啦!”
邱大河看到季婈,脸上的愁容去了大半。
他刚想问是来拉陶罐的吧?
骤然,他的目光落在大门外的车牛上。
板车后,放着一摞摞纸。
这哪里是来拉陶罐的?
装这么多纸,陶罐可没地方放。
“你是来?”邱大河迟疑的问。
“拉陶罐,外加请大河叔帮忙烧个东西。”
邱大河不接拉陶罐的事,直接问:“你要烧什么,有样品吗?”
季婈闻言,从袖兜中,拿出一本《鉴略》,递给邱大河。
“我想烧这里面的字。”
除了季婈,所有人皆一头雾水。
烧字?
字怎么烧?
季婈打开书页,指着其中的字,与邱大河道。
我要在陶泥上刻下页面上的字,然后刷上墨,印在纸张上。
这样可以省去人们撰抄到时间。
邱大河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他双手一拍:“妙啊!”
季婈可惜的叹息。
“若是时间充裕的话,我们弄个活字印刷出来,那才是赚钱。”
谢显华听到季婈的话。
他骤然心中一跳。
现在书肆中,卖的书,便宜的三五两,贵得几十两。
贫民家里,一年可能也花销不到五两。
这也就是穷人为什么,读不起书的原因!
可这种活字印刷术出现。
书册就可以大量的印册。
书籍肯定会降价。
到时候,会惠于多少寒门人?
谢显华惊叹的看着季婈,她这小脑袋瓜子,怎么想到这么绝妙的办法?
邱大河并没有谢显华想得那么远。
他只听到季婈说,这种印刷赚钱!
穷的铃铛响,连闺女嫁妆都没凑齐的邱大河,心中一动。
现在书肆里抄书的人,一本书最少能赚两吊钱。
两吊钱啊。
假如季婈的方法凑效,那得赚多少银子!!!
他想赚银子!
很多银子!
激动的邱大河,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可我不会写字。”
季婈沉吟。
“字我来写,我只有五天的时间,大河叔要是没事的话,咱们开始吧?”
邱大河知道印刷这事,做好得话,肯定会赚个金满钵满。
因此上心得很。
此刻一听季婈着急,当即毫不含糊的,甩膀子活泥摔泥起来。
泥摔好,季婈用一把削尖的竹片,开始在泥上刻字。
她的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竟比原书上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