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拍拍谢显华的肩,语重心长:“老三,你认真考。”
他话没说完,谢大娘赶忙接下一句:“对,考个倒数也没关系。”
谢显华:……?
谢显富见爹娘嘱咐完了,该轮到他这个当长兄的发言啦。
“咳,三弟,你安心去考,今年不行咱一年半后再考!”
谢显贵不甘落后,解读完大哥话里的意思后,化身传声筒。
“三弟,大哥的意思是,就算你考最后一名,我们也不会笑话你,你尽管将心放在肚子里。”
谢显华:……忍着翻白眼的冲动。
确认过眼神,确实是他的父母兄弟没错,亲的!
他急急拉着季婈,脚步凌乱的攀上牛车,拒绝再听谢显容戳心窝子的话。
通过率基本维持在,十中取一的范围,他要是这都考不上,干脆书也别读了!
汾通县。
童生试考场设立在县衙旁,用篱笆圈起一块空地,称为考棚。
考棚内临时搭盖一大圈,方块大小的简易隔间棚子,设有桌椅。
考棚外童子们神情紧张肃穆,排着长龙队伍,等待点名、搜检、入场。
准备考取童生的童子,年纪大约在七八岁至十三四岁,多达数百人。
他们身边跟着陪考的父母家长,正殷切的叮咛着自家孩子,考场上注意的事宜。
谢显华纵身跃下牛车,听到别人家的全是“好好考,争取拿到名次”“爹娘相信你”等等之类鼓励的话。
他嘴角抽抽,果然就他家比较奇葩??
季婈将准备好的考篮,递给谢显华。
童生县试,属于小考,由知县主持,县学教谕监考。
县试是最低级别的科举考试,具有很大自主性,由知县出题。
知县可能出两道四书题,或者一道四书题和一道试帖诗。
谢显华接过考篮,对季婈道。
“日头太烈,我要许久才能出来,要不你先找个茶馆,等我出来再去寻你?”
季婈看送考生入场的家属们,全都跻在树荫下等着,她摇摇头笑道。
“不妨事,这边树荫多,我还带了冰镇绿豆汤。”
谢显华见季婈执意要在考棚外守着,他无奈一笑,心道看来要提早交卷才行。
他早出来一刻钟,季婈就能少晒一刻钟太阳……
“那我进去了。”谢显华看着季婈,眉眼含笑,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
好像跟季婈说,我去里面赏下花。
季婈微笑着朝谢显华摆手,目送他走向入场的队伍。
谢显华腰背笔挺,身如青松,这段时间家里伙食在季婈的干预下,营养均衡。
他的身高,又拔高一大截。
将近一米八的个头,站在一群半大不大的童子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想不引起各路,送考家长的注意都难!
蓦然,一些以谢显华为反面教材的训诫声,传来。
只见某个家长,悄悄指着队伍中的谢显华,吓唬备考的儿子。
“你看,你要不好好考,等考不上,将来就跟这人一样,这么大个人了,还要来考童生试。”
“这么大还来考童生试,多丢人啊,以后连媳妇都娶不上!”
季婈:……忍笑忍得腮帮子疼!
娶不上媳妇的谢显华,满头黑线地回头,看向偷笑的季婈,磨磨牙。
媳妇早晚要到碗里来的!
“谢显华——”
负责考场唱名按着名单喊人。
谢显华闻声只好进场,将考篮递给搜检人查看,再张开双臂等人搜身。
确定没有夹带作弊嫌疑后,搜检人朝唱名人点点头。
唱名人面无表情的给谢显华,发放一张考卷,考卷上有编定好的座号。
谢显华按照编号,找到座号,将考篮内的笔墨纸砚水等物,整齐摆放在考桌上,开始审题。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他暗忖。
题出得中规中矩,取《论语·泰伯》中孔子称赞尧的名段。
答题时要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指出尧为百姓干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贤人?
再表扬当今皇帝英明神武,顺便表表忠心,说自己也要励志辅佐当今圣主,为百姓做番大事业等等。
一大题谢显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