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1911新中华 > 第75章

第75章

高凤翔站在jiāo通艇的前面,神色有些兴奋。对于在海军中出头,这个老海军已经是盼了很久了。要是没有大时代给他这么个机会,他估计也就在楚有号pào舰上终老退休。现在自己是倍受各方势力重视的长江舰队司令,时间久了,他的心气自然越来越高。

江风鼓dàng起他的海军大衣,十几条pào舰横在江中。这就是他现在的家当,这家当还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也许……海军部长并不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他突然回头叮嘱几个军官道:“现在大局未定,我们还在第一师麾下,还有求于他们。现在越发的要听雨辰的命令,不要流露出半点其他的想法?可知道了?”

第七章 江电一出天下惊

在1912年1月底,全中国最轰动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窘迫,求告无门。也不是临时参议院的争权夺利,互相狗咬狗。更不是北方的死气沉沉,袁世凯一心在等着清室退位。

而是雨辰在徐州发布的通电《江北地方自治及免除农税通电》,这一封电文,震动了整个中国。将南北之间混乱的局势和气氛一下震开,也给对光复后对局面不满的热血志士们一个新的希望。

“雨某自束发受教以来,尝叹我华夏黎民百姓之苦,冠绝寰宇。

雨某尝观世界列qiáng之qiáng盛原因,未尝有以压榨农民以至富qiáng者。满清宣统三年全国岁入几三亿两,钱粮地丁收入不过七千一百万两,不足三成之数。其余以关税、盐税、工商税为其大者焉。以其不足三成之数,转在农民之上增加无数加派。生民焉得不辗转沟壑?雨某自江北起,身在一日,则永停自耕农户之钱粮地丁之农税!买地放佃之业主,若将租额降至产出之三成七五,以新契jiāo官验明确认后,亦永停钱粮地丁之农税!

与此可让生民稍得喘息,民族元气稍得培育。占我国之绝大多数之农户稍有生息之后,工商繁盛,国货畅销,当不待卜guī。工商为国家qiáng盛之最大富源,雨某敢不尽心竭力,全心扶植?

厘金久为满清恶政,自此在江北亦当永久废除!以其商贾得其自由jiāo通之利。

江北地瘠民贫,少此收入。正为裁减官员,实施地方自治之始。雨某自护军江北以来。官员品流多滥。有钻营者,有挟都中大佬八行洋洋而来者,亦有满清官僚留用者。本一时权宜之际,收留此辈不少。希其努力自效而有厚望焉。无奈此辈多存五日京兆之心,将国家神圣之名器,百姓公仆之地位。作为调剂私人,大肆贪污之用。对地方建设毫无进益。并行政、司法、监察之权全集于一身之间。观泰西qiáng盛之国,此中地方官制,谁何似之?

雨某当借此免除农税之际,而行地方自治之新政。官员无坐等催科之工作。地方县知事,当由地方代表选举担任。司法之事,暂由江北护军使府组成地方巡回法庭审理。地方行政无能gān涉。详细组织程序及司法流程,自有明文公布。地方监察之权,当由地方自行推举之名望之士担任。地方行政任何命令,非经地方议会通过,不得执行。

至于江北护军使府,暂行江北地区军政管制监察之权。地方治安,也由护军使府派遣之部队维持。待地方元气稍复,自当由地方自组维持治安之警察队伍。

此法行之,则地方养官不过寥寥数人,前清六房之滑吏,亦几可裁汰一空。地方财政虽少农税之入,但此少官减,焉知不是黎首之幸?

雨某生也愚鲁,唯为百姓生民之利,不敢惜身为此前驱。眼见南北和平在即。中国光复有望,雨某善颂善祷,期当政诸公念念于登斯民于衽席之上。若雨某江北之政于民于国有大利焉,望诸公不以雨某卑鄙,当以此风行天下。若此政不成,反成害民。当诛雨某以谢天下。

雨辰,江。”

此电以后就被称为历史上有名的1912江电。从那个时候开始,雨辰前期先用军事力量qiáng行推动三七五减租,和地方自治。毫不留情的镇压了一大批反对的既得利益者。到了后来,各地对江北地方自治感兴趣,愿意贡献心力的人物纷纷投效。雨辰又利用他们继续将这个政策完善。在1912年一年,虽然因为农税和厘金的裁撤。江北的地方收入跌到了可怜的二百三十万元,但是行政费用也极大减少。由于免除了农税和附加在农税上的超过正项几倍的其他杂捐杂税。农民们第一次感到了光复以来的实惠。而地方士绅因为可以跻身颇有权力的地方议会,对雨辰的政令也配合得很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