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烈钧一直沉默的不说话。
记者们蜂拥着想跟上来,但是陶定难早将他们挡住了:“各位记者先生,雨巡阅使和协和先生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谈。不能受到打扰,等事情尘埃落定。定然会给各位先生满意的新闻……大家也是一路辛苦,兄弟这就带各位前去安置可好?”
眼看着上百名卫队兵士簇拥着雨李二人上了马,一路向赣军总司令部驰去,记者们也只得失望的咂着嘴,等候那个和气的陶副官长安排他们休息下来。鄂赣这个事情。哪怕到办理善后的时候了,也有无限的新闻等着他们去挖掘。或者说,只要跟着雨辰,就不愁没有新闻!看看顾执中现在在上海俨然沪上第一名记的身份,这些同仁们,谁不想成为第二个他?
“协和兄,你不能走。现在就你我兄弟二人。不妨有些话咱们可以放开了说。北京老袁。迟早兄弟还是要和他决裂的。你又何苦继续到北京去受那个屈rǔ?他在鄂赣事件上丢了面子。对你也不见得很客气了。他对兄弟我没有办法,很可能就把气撒在你头上。到时候协和兄不要闹了个张振武第二,还落了一身的骂名,这又是何苦呢?”
李烈钧看看雨辰,他正骑在马上。神色诚恳的看着他。雨辰把话说成如此这样,对他是很推心置腹了。李烈钧也微微有些感动。他叹道:“可是中央下了命令,我是民国军人,又怎么能抗命不去呢?克qiáng先生也从上海发来电报,说要和我一起去北京请罪。我是同盟会的成员,又怎么能不服从命令?”
雨辰终于从他的话语里听出了几分他对同盟会的怨气。哈哈一笑,将手一摆道:“你管huáng克qiáng做什么?他是革命前辈不假。但是这次鄂赣发生战事,还不是我们想在南京留守府结束后,给同盟会在长江中游再造一个复兴基地?我们大家对老袁都清楚得很,最后他还是容不下咱们这些人的……可是huáng克qiáng这些日子又做了什么?赣军入鄂的时候,要是当时他以湖北查办使的身份赶到前线,名分一定。我敢担保现在咱们都在武昌城了!可huáng先生太爱惜羽毛,非要在上海再看看风色。要知道天下是争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等到北军南下,武xué惨案发生。我们江北军毅然出兵的时候。huáng先生一看到局势变得复杂。就自己跑香港去了。现在又和你闹一出什么共同去北京请罪的戏。他老先生名士味道太过了。我不取他!”
李烈钧听着雨辰在那里神采飞扬的褒贬人物,同盟会两大巨头之一被他数落成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却非常赞同他的话。是啊,当初要是同盟会利用已经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的局面,果断坚持北伐。现在这些巨头们也不会落到袁世凯掌中玩物的地步。自己向来都是相信实力为先。
可现在同盟会的基本实力已经是七零八落了,福建孙道仁、广东陈炯明、江西的他。算是同盟会三督了,可是福建实力太弱。广东陈炯明因为同盟会打算的以胡汉民代替他当广东都督的事情,已经和孙huáng闹得极不愉快。加上境内还有济军这支北洋外围武力的监视。真正实力完整的就他这支赣军和这个赣省!他利用一切机会扩展实力还不是为了同盟会的事业打算?谁知道自己孤军奋斗,最后还是这么一个结果。请罪,请个屁的罪!
雨辰还是在继续的劝他,言辞中自然流露出一种qiáng大的自信:“北京方面,更不用去理他!袁世凯现在也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苦苦的支撑着。等到大选开始,也许就又是一番变数!你安心的当我的巡阅副使吧,林颂亭现在在江北不也呆得安心得很么?现在同盟会上层已经分裂成好几块,老袁也不过如此的人物。真正建立起一个qiáng大的新中华,还是要靠你我之辈!”
这是雨辰第一次向外人吐露出自己有问鼎天下的心声。距离他来到这个世界,还差十来天就是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又发生了多少事情?不知道是时代的风云造就了雨辰这个现在无比耀眼的人物,还是他改变了这个时代的进程?
在这个大时代,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一切都还在变化当中。
李烈钧虽然被雨辰的话震撼了,但更多的还是茫然。这时候他头脑乱成了一锅粥,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雨辰看着他,又笑道:“协和兄,有些决定不能急于一时。你就了江北巡阅副使之后,可以在江北多走走,多看看。赣军我也替你保留着。止戈兄不过是个挂名的都督。什么时候你愿意真的把赣军和江北军整合在一起了,到时你尽管说话。江北军的发展,少不了你这样的大才。”
话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