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指着剑池上面的字道:“大人请看,这上面的‘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后在本朝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可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
朱斌现在哪有空来听他的这些话,正色问道:“我问你,两座大营听说已经开始运转,火器乃我重中之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说到这,孔浙扬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大人,大营目前已经运转,只是有些麻烦的事情。一来制作火器的各项材料苏州都不具备,全要从外地调用,甚费人力物力。二来运转了这么些时候看来,效率实在有些低下,下官正在为这事头疼……”
“运送物资好办,等江南运河疏通之后,走水路将会大大节省成本和时间……”朱斌一边听一边点着头说道:“大营设在苏州,只是权宜之计,将来早晚要搬去别处,你先多积累点这方面的经验。至于效率低下,走,带我去看一看再说……”
来到郊外火pào生产大营,外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范极为严密。朱斌暗自称赞,信步随孔浙扬进入大营。
这里只怕不下数百名工匠,正在制作中的,已经制作完成的散落在各个地方。工匠们看起来极为卖力,不时的在那大声吆喝着什么。
“现在每月可以生产多少火pào?”朱斌看着问道。
“回大人话,每月可以生产红夷大pào八门,大将军pào七门……”
还没等他说完,朱斌已经大摇其头:“这不行,这不行,太慢了,实在是太慢了。来,我来教你一个法子。你可把所有的工匠分成几个部分,生产统归的归统归组,生产pào膛的归pào膛组,组装的归组装组……各自分工明确,互不相gān,你可明白本抚的意思?”
孔浙扬略一思索,已然清楚:“大人英明,如此办法甚好,这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下官这就立刻实行……”
“这就叫流水线生产。”朱斌大是得意,说道:“还有条,你每天需给工匠们定下产量,以此核定工钱。若是能超出产量完成,同时质量又能过关,就再增发银子,这个,就叫‘奖金’。如此工匠们岂有不争先恐后的?”
孔浙扬愣愣地看了会朱斌,说道:“大人,您不去经商实在是可惜了,以您的才智,一旦经商,什么孙家、陶家了全都不是您的对手了……”
老子会经个屁商!虽然对孔浙扬的恭维大是得意,可朱斌对自己有多少分量还是最清楚的,自己这一套全是后世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只不过到了这里,可就显得他朱大人大是与众不同了……
“对了,还有一点,那些作废的火pào、火铳可也万万不能回炉,全部集中到一起,本抚每过一点时候就派人来取……”朱斌忽然想到了这点。
“大人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孔浙扬这可有些不太明白了。
朱斌神秘地笑了一下,说道:“本抚心中妙计,岂是你可揣摩到了,这些东西在你眼里是废物,可在本抚眼里,早晚都有那么一天,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第157章 谁是密探
等朱斌与路巡查完回到杭州,崇祯许婚圣旨也正好到了。崇祯封陶家之女陶慕晴为诰命夫人,从夫,享从二品俸禄,则吉日完婚。而在圣旨的最后,崇祯还说道,待朱斌喜事完毕,带夫人同往京城,当今圣上要亲自祝贺!
对最后的这个命令,朱斌有些难以理解。就算崇祯对自己再如何宠信,派人来祝贺一下也就是了,那一是做臣子莫大的荣幸,又何必非要自己带着新婚妻子前去?
和黎风等人想了半天,也不明其中玄机。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有人来报,前大学士,内阁首辅周延儒路经杭州,前来求见巡抚大人。
说到这周延儒,也实在是个既幸运又倒霉的人。万历年间,才满二十岁的他就中了状元,殿试榜试都是第一名。到了崇祯帝登基,终于取得了刘鸿训,成为内阁首辅。结果在这位置上还没有坐上多少时候,就因山东叛乱,加上为官贪鄙,任用私人的罪名而被人排挤,托病还乡。
周延儒这人非常聪明,而且在政务上很有自己一套。只不过此人好财,好色,男女通吃,而且对于同乡好友的请求从来就拉不下面子,才终于造成了自己的下台。
至于接替他的温体仁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民间有民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