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朱斌何德何能,敢劳动圣上相送!”朱斌抹了抹眼睛说道。
“来,带朕看看你那无敌于天下的jīng锐之师,朕久闻大名,却无缘得见啊!”崇祯今天看起来兴致很高拉住朱斌的手,说道。
“万岁!万岁!万岁!”
当得知当今圣上亲自出城相送,近三万江南军将士齐声高呼道。
“壮哉,壮哉,真虎láng之师,jīng锐之师!”崇祯大声赞道:“我大明官兵,若人人都如江南军,何愁大明不能中兴,天下不能太平!”
他在军前来回走了几步,说道:“江南军转战千里,剿灭了中原流寇,替朕,替朝廷除去了一个心腹之患,使朕可以专心对付金虏,这等功绩,虽天地亦为之动容。朕朱由检,在这谢谢你们啦!”
说着,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崇祯,这位至高无上的天子,大明的皇上,竟然对着江南军将士长长一揖。
“万岁!万岁!万岁!”
又是那惊天动地的呼声。可是朱斌和卢象升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一片雪亮。这位高傲的皇上,作这一揖丝毫也不丢脸,反而却可以借此收获江南军之心,等将来传了出去,谁不夸他是个有德的好皇帝?
眼见自己的部下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朱斌脑海里急速转动,一个念头迅速在脑袋里形成。江南军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是未来保卫大明的骨gān力量,他绝不容许任何人企图分化江南军的举动,不管这人是谁,这已经超过了他的心里底线……
“武英侯,请上马!”崇祯转身,竟然为朱斌牵过了战马。
朱斌笑了一下,崇祯对自己当真是“仁德义尽”了,他翻身上马,大声道:“陛下,保重,臣去也,臣心里,永远只有这大明的万里江山!”
第193章 连环画
大明崇祯十年,以朝廷首辅温体仁为首,告复社“败坏风俗”、“以乱天下”,并将复社归为异党邪说之流,请求朝廷严办!
复社,崇祯二年成立于吴江,系由云间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共读,“形影相依,声息相接,乐善规过,互推畏友”,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jiāo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
万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到天启年间更出现了阉党擅权局面,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戈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
复社以东林后继自任,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它高度代表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
其成员主要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有二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声势遍及海内。该社chūn秋集会时,衣冠盈路,一城出观,社会影响极大。主要集会有吴江尹山大会,南京金陵大会和苏州虎丘大会。
而在这几年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学校中生员,都自称是张溥门下,“从之者几万余人”。为此招致执政大僚温体仁等的嫉恨,又有陆文声等上疏参劾二张“倡导复社以乱天下”,于是朝廷下严旨察治。
这一来复社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到处都在抓捕复社成员,这些人俨然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些昨日还风光无限的复社成员,一觉醒来,却发现满大街都在抓捕自己。匆忙逃窜之间,可天下虽大,却哪里又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唯有江南省的复社成员状况要好上许多,这里原本就是复社的大本营,人数众多,理应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可自朝廷取缔复社,要求各地官府抓捕复社成员的命令下达后,江南总督朱斌却好像从来不知道这事一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举动。
开始复社成员还以为,朱斌既有“义军屠夫”之称,又是当今的皇室宗亲,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抓捕自己,之所以不动手,肯定有什么yīn谋在内,而一旦动起手,必然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大部分在江南的复社成员都做好了下狱的准备,甚至有的人都写下了遗书,和家人诀别,在家里静候官府上门抓人,谁想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