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卢氏的侍女们手上捧得东西,貌似是一些布匹和一些吃食啥的。就是不知道那里面到底有些什么。说真的,她还真想见识见识唐朝的食物。这些日子,因为她大病初愈,顺娘根本就不敢给她吃什么油腻的东西,再加上唐朝的调料很少,她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了。真怀念以前的各自各样的调料,各种地方的吃食啊。咦,对了,貌似原本就有不少调料是中国原产的,只是古人没有正确使用这些可以调味的食物。自己可以用这些开个酒楼啥的。手里有钱了,心里才有底啊。
对了,貌似刚才卢氏是喊裴氏妹妹的,这样说是不是卢氏比裴氏还有年长?可为什么她看起来比裴氏还要年轻呢?魏叔玑心里暗叹了一声,看来这个家还真是清贫啊。做生意的愿望在魏叔玑的心里更加qiáng烈了。
裴氏忙拉过魏叔玑,把她抱在腿上,笑着对卢氏道:“姐姐,真不用了。家里还有不少补品。上次玑儿生病,很多亲朋好友都带着礼物来探望的,这些天我也一直在给玑儿补身体,大夫说,她现在已经痊愈了,身体恢复的很不错,所以就不用姐姐破费了。”
卢氏责怪的瞥了她一眼,佯怒道:“妹妹,不是我这个姐姐的说你。你也太见外了。这些东西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我的世侄女的。你也知道我手底下的人有些在外面开了铺子,这些都是铺子里面的东西,又不用我花钱的。再说了,这些东西又值不了多少钱。我带来的东西里面还有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就当是我这个做长辈的给小姑娘玩玩吧。”
这么多年的相处,卢氏的脾气裴氏也是清楚的很,见她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虽然她看起来言笑晏晏,但是定然已经有点生气了,就没有再推辞,心里想着,就当这次姐姐送来的礼物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吧。等下次房府有事,自己多给他们一些回礼吧。就换了个话题,继续和卢氏闲聊着。
魏叔玑和魏叔玉陪着她们聊天。从中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不过她们说的基本上都是长安城里面的八卦,什么谁家的女儿和谁家订亲了啥的。连魏叔玑听得都头大了,更别说魏叔玉几个兄弟了。他们目不斜视,假装认真听着,心里却颇不在意。
还是卢氏见他们几个面露尴尬,开口叫他们自己去做自己的事了。
魏叔玉兄弟四人这才能轻松点。和卢氏打完招呼,就径自出去了。
魏书玑在心里流着泪,喊着:“哥哥们,不要啊,我也想出去的说。你们别这样就把我丢下啦。”
第九章 劝解
初唐美好生活第九章劝解
看着魏叔玉几兄弟带着一副解脱了的表情告辞出去了,卢氏和裴氏都笑骂不已。不过她们正好有一些悄悄话要说,就随他们去了。
只是苦了魏叔玑,得一直听着两个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话说她前世性子就很清淡,喜欢独处,她一直就很不喜欢听人家说这些八卦,每次听人家说这些八卦的时候,都会奇怪为什么妇人这么喜欢说这些的。
卢氏抱过魏叔玑,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边逗弄着魏叔玑,边和裴氏说着话:“妹妹,还记得上个月玑儿生病之前我和你说过的话吗?你考虑的怎么样啊?”
上个月卢氏曾来劝说裴氏,想要让裴氏出些银钱,她们几个贵妇人闲的没事,准备开一家酒楼,这样不仅能得些利润赚点私房钱,还有了自己的jīng神寄托。另外一个说不出的话是她看这个妹妹生活的太过清贫,想让她挣点钱贴补下家用,改善下生活。当时裴氏曾说需要几天时间和魏征商量下,考虑下。只是第二天玑儿就生了重病,裴氏也就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事情了。正好前几天,她知道了魏叔玑的伤寒已经痊愈了,就趁着今天送些补品,再来问问裴氏。
话说她曾听人说过,裴氏的嫁妆还是不错的。只是这些年下来,裴氏又没有经营,一直私下里用嫁妆贴补着家用,再加上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已经分了不少嫁妆给她们,想来剩下的应该不多了。可是他们还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没有成亲,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很难过。这些年,她一直和裴氏jiāo好,自然是不希望她陷入困境的。似是知道卢氏会问这个问题,裴氏毫不犹豫的摇摇头,“姐姐,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夫君的性子你也曾有所听闻。前几天我也问过夫君了,他说他不同意。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过还是要多谢姐姐你费心了。”
卢氏还是接着劝说了:“妹妹,就是知道了你们家的情况,我才会这么劝你啊。你想想看,你还有四个儿子没有成亲,他们娶妻要花钱啊。还有玑儿,你们还得给她准备嫁妆。你们大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