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魏叔玑仿佛能预料到以后的悲惨生活了。貌似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轻松啊,要学识字、女、音律、厨艺、还要学医术和武术,简直比前世还忙。不过老话说,技多不压身,多学些才艺,出嫁前或者出嫁后都能自娱自乐啊,不然的话,以后自己不是很无聊?
魏叔玑想着自己的心思,丝毫也没有注意到正谈得正欢的裴氏和芳娘什么时候结束了jiāo谈,等她回过神来,芳娘已经离开了。而裴氏正一脸兴味的看着自己。
见自己终于回过神了,才打趣道:“丫头,终于回神了?”
魏叔玑不依的躲进裴氏的怀里,“娘,你笑话我,女儿不依啦。”
裴氏点点她的俏鼻,“你这丫头,都多大了,还喜欢和娘撒娇。明日你就要开始入学了,就要辛苦起来了,你到时候可别哭鼻子啊。”话说,裴氏对女儿这么小就开始上闺学,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她可准备了明天要偷偷的在门外看看宝贝闺女的适应情况怎么样。
魏叔玑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娘亲,玑儿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了,才不会哭鼻子呢。您就放心吧。”
见魏叔玑这么雀跃,裴氏也不好说什么打击她的话。就转移话题,说了些别的事情。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魏叔玑就过上了开蒙的日子,每天忙的团团转,根本就没有其他时间去想东想西。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她前世所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她学起来有点困难,不过还好,前世见得多了,现在学的基本上都是打基础的东西,她倒没什么适应不良的情况,每日的学习虽然累些,但也充实了很多。
特别是师傅教了识字,她没事的时候练练大字,或者去魏征的书房找一些游记、史书的看看,还能排解些苦闷,顺带着也了解了不少大唐的民风民俗,这让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些。
而且,芳娘身手确实不错,明显有几把刷子,她跟着学了些日子,身体素质好了很多。连伤寒也很少得了。
正式上课的头一日,裴氏不怎么放心,非要在门外看着。待看到魏叔玑确实适应良好,师傅上课也蛮尽心的,她终于能放下心。以后就再也没有管过魏叔玑学习的事情了。
第五十一章 出事
就这样,魏叔玑开始了每天不停歇的学习生涯,每天忙得团团转,jīng神也振奋了不少。
在学了三个月之后,魏叔玑很顺理成章的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识字什么的学的很快,让自认见过不少大世面的沈氏也惊为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魏叔玑算是她教出来的徒弟,徒弟有本事,她这个师傅面上也有光;忧的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徒弟这么聪明,她怕再过一段时间久没有什么可教她的了。那样自己还能吃什么喝什么啊。
不过想到其他的,沈氏心里又平衡了很多,她这徒弟识字的速度那是够快,但学规矩就跟其他的大家闺秀差不了多少,不然自己过些日子就得请辞了。
至于其他的,除了厨艺、医术,基本上魏叔玑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学的进度自然没有别的快,但也被几位师傅称作有悟性了。
魏叔玑最满意的,就是自己学古琴、医术的进度蛮快的,或许前世学心理的时候,涉及到不少医学方面的知识,即使那些基本上都是现代医学,但一通百通,医理的东西应该都差不多,反正她学的是挺快的。
后来,她有一次故意在魏征和裴氏面前露出了自己的算术“天赋”,然后她就顺理成章的接手了郑国公府所有的产业的账本。裴氏也很偷懒的把自己的嫁妆铺子的账本jiāo给了她整理。
通过看账本,魏叔玑算是明白了,以前看的小说还真对,这魏征府上还真是穷得响叮当,完全就不像一个国公府。说不定连一般的知州府邸都比不上。这些年下来,除了魏征的俸禄和李二陛下时不时的赏赐,还有裴氏一个稍微有点进项的庄子和一间值钱的铺子,府里竟是没有其他的进项了。难怪府里的日子越过越艰难。要不是这次魏征算是开了尊口,允许府里可以与卢国公府和魏国公府一起置办些营生,说不定府里众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了。
家里人不多,但花销挺大的,她四个哥哥去国子监上学,是要jiāo束脩的;她在府里的闺学请的几位师傅也要给工钱;府里的仆从需要给月钱,七七八八算下来,基本上算是入不敷出的,要不是裴氏偷偷用嫁妆贴补家用,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魏叔玑暗地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任重道远啊,看来还得多想些赚钱的营生啊。
只是她